辽东,谁就能拥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得以崛起壮大。不必先去争夺中原的河北、河东、河套等中原重要富饶之地。就可以得到壮大。
在此时,高句丽更已经是一个五百年的东北王国。前前后后几百年间灭亡了东北地区十数个小国,征服无数部落。他们的文明已经不再是野蛮,而是如中原一般有中央朝廷,地方上也设立郡县,人口数百万,拥有三十万的常备兵马,甚至随时可以动员六十万之众。几百年经营下来,他们完全占据了辽东,然后两面扩张,一面向三韩半岛上发展,一面却又不断趁中原战乱吞食辽河平原。当高句丽人越过了辽河,踏上了辽西之时,中原就再不可能无视他们,忽视他们了。一个立国五百余年,占据了广大的辽东之地,拥兵数十万,甚至人口数百万的王国,不可能能忽视他。一不小心,高句丽也许就会如拓跋北魏一样侵入中原。
自春以后,中原还没有一个王朝享国五百年之久。
有机会,当然得先灭掉高句丽,绝不能等高句丽彻底的占据了关外之后,势大难灭。得趁他还没有完全强大起来之前,就把他灭杀,防范于未然。
历史上,隋朝早意识到这点,可最终却没能拿下,只是拼了个两败俱伤,隋亡了,高句丽也基本打残了。然后唐朝再伐辽东,结果高句丽还是撑了几十年,最终到唐高宗时联合了新罗,最终才灭掉了这一东北强国。可惜,最终唐虽灭了高句丽,也在高句丽设置了统治机构,可最终却还是没能守住,让后人感叹,反白白便宜了一个新罗,统一三韩半岛。
灭掉高句丽不是最终目的,得灭掉高句丽然后永远统治这块疆土,便他永为汉地,这才是易风真正的目的。要达成这个目的,就不能只是一味利用军事,还得后勤以及善后后方面能够及时跟进,尤其是等攻到辽东后,对于那些攻克后的城池,得立即派上民政官治理管理。如此军事民政双管齐下,才能长治久安。
不过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得在军事上取得胜利,才能谈民政上的跟进。
“辽西省的官员要立即选派出来。”辽西的收复已经不用担心,那么收复之后的事情就不用劳军队操心了。
按朝廷的制度,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俱在皇帝手中,五品以上三品以下文官任免权在政事堂,武官的任免权在枢密院,五品以下文武的任免权则分归吏部与兵部。
省级和州级文武官员的任免权都在易风的手里,不过枢密院与政事堂也有提名权。
“臣提议由屈突通出任辽西省左布政使,独孤整为右布政使。”左仆射杨素举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