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想不到的重赏。进爵卫国公,加邑五百户。连前两千户实封。李靖原本是武威郡侯,从郡侯封国公看似只有一步之遥,可是新爵制实行以后,这一步却是一道极能逾越的鸿沟。
如今整个朝廷的实封世袭国公只有两个,一个是太师,前尚书令高颎,他有拥立之功能,又激流勇退,加之二十年宰相。使得他得以获此殊勋,得到了一个实封世袭齐国公爵位。而另一个则是太傅杨素,原先的首相,如今四宰相之一,因为对皇帝的拥立之功,加上在新朝中对皇帝的支持与配合,得授此爵。除此外,原来朝廷上以百计的国公,无数的郡公县公。最后不是被降爵就是改为虚封或者终身爵,新爵位下,异姓臣子只能得封五等爵位,一个实封世袭郡侯都已经是了不得的封赏。想再进一步更是难比登天。
如今,李靖因辽东之功,一步就跨越了这道阻碍。直封卫国公,而且这不是一个虚封。也不是一个终身爵,而是一个实封世袭国公爵位。拥有两千户的实封食邑。仅是这个封赏,就没有人能说皇帝不重视李靖之功能了。何况,李靖荣升卫国公之后,还得到了一个上柱国的授勋,以及一个太子太保的荣衔。李靖的品级勋爵已经位极人臣了,多少人万里觅封侯,而如今李靖一战封神,能得到的他全得到了。不过皇帝一面以令人惊讶的高官厚爵赏赐李靖同时,也并没有忘记李靖的违旨行为,皇帝绝不会让这种行为成为以后其它军官将领们模仿的榜样。因此最后李靖果如大家猜测的一样,还是被调出了枢密院这个与政事堂并称二府,掌握朝廷军政的军政中枢。李靖免枢密副使,调任兵部尚书,这是一个很清楚无误的贬职,如今的兵部尚书根本不足以与枢密院副使相提并论。最后李靖还兼了一个邙山皇家军事学院的副院长,这个学院原本是皇帝在怀荒时的讲武堂,如今正式改称为大隋邙山皇家军事学院,专为培养武官的摇篮,同时也是中高级将领们的进修班,这所学院前身讲武堂时,就是一直由皇帝担任山正,如今改为皇家军事学院,规模扩大,建立在洛阳北面的邙山上,依然由皇帝亲自担任院长,而李靖出任副院长,也不由的让许多人有些摸不清头脑,这李靖到底是得了圣眷还是失了圣眷啊?
如果没有这最后一道副院长的任命,大家还真会认定李靖是赢了战争,失了圣眷。可现在么,有些看不清楚啊。
辽东战事已经进入停歇期,也已经渡过了第一轮最激烈的战争阶段,对于易风来说,接下来对于辽东,并不需要大规模的会战、攻城战,朝廷现在要做的就是用政治手段为主,军事手段为辅来消化巩固占领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