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得交租。
朝廷每年能征得六千万贯左右的现钱,然后朝廷再出钱购买粮食等所需物资,也成为市场的一环。当然还有一点重要的,以后朝廷就不能再免费征召百姓做劳役了,百姓已经交过了免役钱。朝廷要做工程,要么直接承包给商人们,要么就拿钱出来招募百姓做工。可以说,这是比原来要额外支出的一笔钱,不过如果拿钱招人做工,肯定要比原来征召百姓服役要方便的多,前提是官府有钱。
“最后一点,除商税盐税等税款必须上缴中央财政外,各地征收的两税,也就是田租,三分之二上交中央,三分之一留归地方。这三分之一其中三分之一留归各县,三分之一交州上,三分之一交省上。”这也是新税制中,又一条与原来税制里格格不同的一条。
“好了,现在各位也都看过了我拟的税制改革计划,现在各位宰执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吧,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易风拍了拍巴掌,对一个个正沉思的宰执们说道。
第569章劫富济贫
(感谢头疼也不行的一万打赏,恭喜头疼也不行童鞋成为本书宗师,也谢谢yunpiaopiao、醉笑道、竹林风啊几位的支持,谢谢!)
………………………………………………………………………
不搞税制改革,就根本维持不了现在的朝廷开销,更别说还得养几十万职业军队了。而要养几十万军队,还得要维持现在的扩张计划,保证不断的军事作战计划,需要的钱粮都是海量的。光靠着现在朝廷每年不到千万贯的财政收入,根本不够。
易风即位以来,北衙的那三十五万禁军,其实都是他自己掏腰包在养着,用的都是他自己的内帑。朝廷原来的税制,都是相当简单的,均田制加府兵制,是隋朝的两大基本国策,给百姓均田授田,然后租庸调制收税。
府兵授田,然后府兵不交税国家也不用支付他们粮饷,甚至府兵还得自己置办军械装备。
在这些制度下,朝廷每年征收的税赋,都只是用来供给皇帝和宫廷以及京官,朝廷的地方官府地方官员甚至都不用朝廷财政支出,地方官员也一样是用职田、公廨田、公廨钱、官职永业田来支付地方官府的办公费用以及地方官员的俸禄。至于那些地方的吏员,这些人朝廷是不用支付钱粮的,甚至地方官员也一样不用支付钱粮,这些人光干活不吃饭。当然,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但朝廷和地方确实不给这些吏员支付钱粮。他们完全靠自己的职务合法合理的收取灰色收入以养家糊口,甚至发家致富。
隋朝的政策。处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