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驾车跑到韩信家里,说皇帝已经剿灭陈豨,班师回朝了,要群臣都去祝贺。
听到皇帝胜利回朝的消息,我想韩信那一刻心在滴血,他强忍失落地表示:“我病得很重,不能去了。”萧何恳切地劝道:“我知道你病得不轻(竟敢造反),可是这么大的喜事,不去表示一下,只怕皇上会有看法。”这话说得很诚恳,韩信只好答应了。他竟然没有想到平生知己会出卖他,其实萧何为这么件事专程来通知他本身就不正常,这说明他缺乏足够的警惕性,毫无当领袖的素质。在军事上,他是一个天才;在政治上,却几乎是个白痴。当然,这也是古往今来很多天才们的共同特点。
韩信的两只脚跟刚踏进长乐宫的门槛,大门就咣当一声关上了。躲在门背后的武士们蜂拥涌出来,把他淹没了,按住了,捆好了。他像一个粽子似的被迅疾地抬到长乐宫中悬挂编钟的房间,吕后已经在那里笑眯眯地迎接他,问他还有什么遗言。韩信这才知道自己被萧何出卖,骂了一句:“唉,后悔没有听蒯彻的话,搞得今天死在一个女人手里。”
吕后命令把韩信的遗言工工整整地记下来,然后手一挥,刽子手卡查一声,韩信那颗睿智的脑袋滚到几丈远,撞到编钟上,发出铿锵的金属响声。继而大队士兵把韩信的淮阴侯府第围个水泄不通,凡是和韩信本人或者他老婆的DNA有一丝瓜葛的动物,都被杀得一干二净。
一代军神,就这样滑稽地死在歹毒的女政客手里,虽然让人浩叹。然而,这是历史上英雄们普遍的命运。
远在洛阳的刘邦听到韩信蹬腿的消息,心中放下了一块大大的石头。不过刘邦究竟也是个英雄,史书上说他“且喜且哀之”,把他的矛盾心里刻画得很生动。韩信是和刘邦在炮火中相依为命的亲密战友,刘邦对之惺惺相惜是免不了的,但垂老的刘邦,更看重的当然还是怎么保住自己身后的锦绣江山,对于亲密战友的死,他更多的还是开心。他要是不开心,那才怪了。
接下来他要除掉的是两个更大的眼中钉: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
小章:第三集
征讨陈豨的时候,刘邦心里肯定已经打定了主意,天下的疆土只能由刘氏一家瓜分,异姓诸侯王绝对一个都不能要。彭越和英布都是身经百战的骁将,自己活着他们还会装装老实。有朝一日自己归天,只怕自己的儿子立刻就成了他们屠刀下的羔羊,他放得下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