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走到了雍县(今山西凤翔南),雍县离长安现在将近两百公里,马车起码要走十几天。而且刘长流放的时间是十一月,北方寒冷刺骨,没有食物补充热量,谁也扛不住。所以等到雍县的县吏斗胆打开封条(大概闻到了尸体臭味),刘长早已呜乎哀哉。于是赶忙用快马邮传文书报告刘恒。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长的死完全是刘恒有意导致的。甚至史书上说刘长绝食而死,都是史官为刘恒机心的文饰。如果刘恒不想杀刘长的话,为什么要让他乘坐辎车,又为什么要在车外加封条呢?显然,刘恒的目的就是想饿死刘长。刘恒实际上是把刘长装在一个邮包里,盖上邮戳,想直接寄送到邛邮,无奈的是,邮包里装的并不是邮件,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这个邮包在路上不可避免地发臭了。
话说刘长死掉的消息一传到长安,刘恒立刻悲哭起来。注意,千万不要以为刘恒这时良心发现,对弟弟的死很伤心。因为从他和宠臣袁盎的对话来看,他关心的是自己的名声。袁盎之前也曾劝谏过刘恒:“陛下您素来骄惯淮南王,不给他派遣严厉的国相和太傅辅佐,造成今天这个局面。淮南王为人刚直,现在突然让他遭受如此凌辱,臣担心他遭遇雾露病死(自杀的委婉说法),而使陛下有杀弟之名,那可如何是好?”
刘恒当然不会听袁盎的,他巴不得刘长快快死掉。当然,一旦刘长死了,自己悲哀的样子还是要摆出来的,否则怎么表现自己仁厚的胸怀呢?现在他对袁盎说:“我因为没有听你的话,搞得现在有杀弟的名声,真是后悔莫及啊,呜呜。”
袁盎也不是傻瓜,见刘恒这么说,赶紧拍马屁说:“放心罢,陛下您有高世之名三,这件事不足够毁坏您的名声。”
刘恒两眼放光,马上追问:“哪三条,快说快说。”袁盎说:“当年陛下为代王时,太后久病,卧床三年,陛下眼睛都没合过,衣带都没解过,汤药如果没有经过陛下亲口尝过,陛下不会把它献给太后。遥想春秋时的大孝子曾参,他不过是个泥腿子,他都力不能及啊,而陛下以诸侯王之尊做起来却轻而易举,这难道不伟大吗,此为其一;当年诸吕掌权,功臣专制,陛下从代国来长安,形势非常凶险,就算古代的勇士孟贲、夏育都会脸色震恐,而陛下却浑若无事,这难道不光荣吗,此为其二;陛下来到长安,住在代国驻长安的办事处,群臣要陛下即皇帝位,陛下朝着西方谦让了三次,朝着南方又谦让了两次,古代有个泥腿子叫许由的,尧把天下让给他,他只谦让了一次就竖子成名了,陛下却让了五次,这难道不高尚吗,此为其三。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