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些祭田了。”
石初樱现在已经明白田产的重要性了。
一个人,不管现在混得多好,要是手里没有田地,将来一旦出了闪失,便连个最后托身的地方都没有了,成了飘萍。有地,起码还能种点粮食菜蔬,至少饿不死。
可如果连点田都没有,那就只能讨饭了……
所以说,那些哄骗了农民卖祖田的人,都是黑了心肝的,而那些被眼前的富贵打动,放弃了自己那最后的一亩三分地的农民,总有饿死的一天。
正所谓,金碗虽好捧不住、瓷碗虽陋能长久。
如此简单的道理,却总有人不懂!
只是,“咱们府上的祭田不是内务府划拨的么?”石初樱还记得当初看账本的时候,就在宗室祭田附近。
那一片除了皇陵,周边都是宗室人家的祭田,名义上是各府上的,实际上都有内务府和族里的人管着,收上来的租税也落不到各府上手,‘免得先祖得不到最好的祭祀’。
“那些只是最起码的部分,如今咱们晋了爵,内务府却不会另外再划祭田出来,只给免税的份额。咱们可以自己在别处买,出息便是自己收着了。内务府那些就别指望了。”
石初樱原本也没指望,反正这一年来她也没在账本上见到祭田的收益。
“买在那里合适?”
“自然是买到你我方便管理的地方,太远了倒是成了别人的了。”楚溆琢磨了一下,指着‘田庄’道:“有几个地方可以考虑,你也参详参详。
一个是望山县周边,那里的人对你都十分熟悉了,想来也是你老家差不多,买在那边再好不过了,咱们以后也是常去的;还有,上次去连州的时候,我事后听管事的说,北边的田地普遍肥沃,就是气候冷了些,人也稀少,正经是好地方,倒是可以在那边也买上一些,反正离望山县也不远。”
石初樱点点头,她也正有此意呢。眼下她也算有些闲钱了,倒是可以买一大片,建成大庄子了。
其实她还想在莲花山买一些,嗯,那是白姑娘的……
“那祭田买在什么地方?”
楚溆想了想,“祭田算是祖业,一般买在祖籍,我看京城还是算了,不如买在旧京?正经算来咱们都是旧京人,在那里买祖业谁也说不出什么来,而且价钱上和相当合算。”
旧京自打被昌平帝当作陪都,却一直没有陪都的气象,而是沦落入了二流。无他,这里是大楚人之痛,再没有人愿意去开启那段举国伤痛的记忆,所以,大家都不由自主地选择去遗忘这里。
连太上皇都不爱住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