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叫趟将们一勺烩了,就连大老爷身边的几个贴己人,都给捆了个结实。现在县里说了最算的,是我。”
他这话说的也无奈,人家贴己人都被绑了,怎么你没被绑?都去香满楼谈论工作,怎么你没去?说到底,这还是跟领导跟的不够紧,身份不够啊。不过他这么一说,杨承祖也明白过来,这事确实有点麻烦。
那帮人到底是趟将还是锦衣卫,焦榕根本拿不准。认为对方是趟将,完全是依靠知县传出来的字条进行分析的,也就是说,是张嘉印认为对方是趟将,而这事还吃不准。
所以事过去一宿,滑县的武衙门乃至巡检司,都没介入此事也就不难理解。一来是要注意影响,知道这事的人不适合太多。二来,就是那些衙门的当家,即使知道了这事,也得装不知道。
锦衣卫不穿制服的前提下,跟趟将差别也不是太大。万一自己贸然出手,拿错了人,这个事谁来善后?即使对方真是趟将,他也打着锦衣卫的招牌不是,河南的锦衣千户宋兆南也不是省油的灯,事后万一一歪嘴:好小子,我们锦衣卫的真假,你都敢做主帮着鉴定了?自己不是吃不了兜着走?犯的上惹这样的麻烦么,这事还是找锦衣卫,自己清理门户为好。
杨承祖想了一想,忽然脸又一沉:“焦榕,你老小子敢阴我?就算是要找锦衣卫,县城里几位老前辈在,哪有我说话的地方,你不找他们来找我,你是什么意思?”
第四章点兵
正如前文交代,滑县这个地方,属于典型的庙小妖风大,池浅那啥多。锦衣卫里都是些老油条,论班辈都是杨大兴的同辈甚至还有长辈,杨承祖在人家面前,根本就是个后生晚辈,又低配了个小旗,那些人不买他的帐也在情理之中。
焦榕前者都敢让媒人上门,说要把柳氏讨了,眼里还能有他这个小旗?从常理角度看,焦榕拿到字条后,应该是去联系那些老前辈,由他们出面搞这件事,怎么着也比找自己对路。
焦榕苦着脸道:“我都找了,可是他们跟我说的就一句话,让我赶紧到城里几个大户那里去借款。他们保证,只要有钱,县太爷就能安全。别的,就管不着了。”
咳,这帮人倒是真好意思。杨承祖也知道,这些老油条眼里,也确实没放下一个张嘉印。
这倒不是说张嘉印根底不硬,一个两榜进士,怎么也比一个小县城的锦衣卫腰板硬多了。问题在于,大家是两个系统的人,你又管不到我头上,我凭什么买你的帐。
而且在张嘉印履职滑县这段时间,作风上又偏于强势,尤其是在税收这方面,衙役们太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