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这事,我们先放一放,入宫的事,你们真的想好了?”杨承祖看看四位员外,心内不由佩服晋商,果然不愧是在另一个时空里,可以生存两朝,荣宠不衰的强悍存在。
他们可以看清时局,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走下去,论起适应性来,这个时代的徽商或是苏商,反倒是要排到这些西商后面。
他们可以和蒙古人做生意,转过头来,又可以把蒙古人彻底卖掉。像是河西走廊这条路,也是晋商传统的重要商路,在正常情况下,肯定是要用力维护的。对他们而言,朝廷在河套地带与蒙古人进行对峙,才是最符合西商利益的。
杨承祖的部下,已经开始搜集情报,准备为复套战役保驾护航,免得被西商破坏。可没想到,这些晋商居然可以放弃掉这条商路,把利益让出来,又拿出一大笔钱来助饷,换取一个女儿入宫的机会。
以往大明的选秀规则,把这些大商人的女儿排除在入选范围外,他们对于成为皇亲,也没有太大的热情。一直以来,皇后都出自寒门,像是这种大商人家的女儿,就算真入了宫,也会被宫内宫外的力量打压,不怎么可能混出头来。与其把女儿送到宫里,还不如嫁给官员,换取真正的助力。
杨记的发展,让晋商看到了官商的前途,成为国戚,然后成为皇商。不但可以保住手中的土地,将来的海贸中,也可以靠着这个身份分一杯羹。他们算是对朝廷制度,分析的最为透彻的一群,已经看出,土地收税,抑制豪强,是朝廷未来的重要举措。在南商被严重打击的事实面前,他们意识到硬顶并不是个好办法,是到了该妥协的时候了。
以晋商的庞大家族,想找几个模样出众的女儿,根本就不是难事,再加上他们手里有钱,只要能在宫里用钱铺出一条路,让女儿得宠,也不是什么困难事。只要她们发达了,发过来回馈娘家,即便是杨承祖,也不可能对皇亲国戚下手。不管是田地,还是产业,到时候都能保住,说不定还能有所扩展。
当然这过程中,要花费巨额的钱财运作,才能把家中女眷捧到那个位置上,但是晋商历史上,已经有过数次豪赌,这次也没什么例外。眼下朝中杨承祖炙手可热,在左顺门事件中,带人廷杖百官,论威风已经超过了当初的江彬。只要打点好杨承祖,自己的女儿就有希望,这四个人肯做出这么大的牺牲,也就是为自己的家族增加筹码。
“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想过要让家中女眷进宫,只是朝廷一向对大户防范的很严,我们的女儿,很难进入宫廷。”杨省身毫不隐瞒,直言不讳。“老朽几家的女儿,自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