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很快就由赵歆出面把外面的流言压下来,以公主的身份亲自向百姓们立誓,大梁朝绝不会发生苛刻功臣的事情,召席香回汴梁并非是为了问罪,而是赏赐,之所以一直未出旨意昭告,是因为席□□劳太大,朝中一时间议定如何封赏。
有赵歆前几天才捐了白银一万两给女子书院的仁慈口碑做基础,她这一出面,百姓便都相信了,又夸起公主的如何如何好来。
赵歆因此在百姓心中的声望更甚,人人都道她是位晓大义爱子民的皇族公主。
而群臣们也因此都松了口气,因为公主的行为无异于给他们递了个台阶下,解了他们如今尴尬的处境。因此,群臣心中对公主的好感倍增,和百姓一样,都夸公主深明大义。
但群臣们都没想到的是,民间这一阵子流言蜚语的幕后推手正是赵歆。他们一边对赵歆感恩戴德,一边顺着赵歆给的这个台阶赶紧递上折子,请封席香为正二品都统。
但群臣找到台阶下吃得消了,皇帝却开始吃不消了,原因却是被陈令给闹的。
自打民间舆论一出,皇帝散了朝就能看见陈令候在太清殿外,皮笑肉不笑的盯着他,却又不发一言。一开始皇帝以为陈令是为了席香而来,还举手发誓道:“表哥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让席将军受一点委屈的!”
但陈令只似笑非笑的问:“外头的流言是怎么回事?”
皇帝心中咯噔一下,面上却装傻充愣,反问道:“什么流言?”
陈令呵笑一声,“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朕不明白你在说什么。”皇帝在陈令面前向来都是自称我,可因为心虚,他忽然自称起朕来了,硬着头皮一口咬定自己不清楚:“宫外出了什么流言?莫不是与席将军有关?”
陈令冷哼了一声,满脸上写着“你在做什么我都知道”,以至于皇帝心虚更甚,莫名的就不太敢见他,便借口政务太忙,把他打发走了。
之后几天皇帝也是用同样的借口,逃避和这位向来聪明至极的令表兄单独相处的机会。可当赵歆出面压下舆论后,皇帝再想逃避陈令,就逃不开了。
因为不仅陈令察觉了不对,连陈瑜都察觉了。
镇远侯抱病不出,不好向皇帝直接施压,只能让陈瑜代劳。而陈瑜板着一张脸,活脱脱就是一个年轻版的镇远侯,皇帝敢借口政务太忙来打发掉陈令,但是却打发不了陈瑜的。
是以,陈瑜和陈令双双求见时,皇帝一边让内侍去请公主,一边抱着脑袋等两位表兄进殿训他一顿。
但出乎意料的是陈瑜并没有斥他胡闹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