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笑道:“先前还有臣子建言遴选家人子充沛后宫,可自从太子行冠礼后,有了自己的姬妾,就再没人管过陛下选不选佳人进宫,那眼睛都盯在太子府上,只恨不得太子早日能生出皇长孙来。”
公孙柔嘉掩袖而笑,“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了。”
王远道:“还得缓缓地推,如果推的太猛了,那就是哀思太子的下场。”李湛之父哀思太子年壮,太宗皇帝年迈多疑,加之有心人挑拨,所以才有后来的悲剧。现在想想,若当时太宗皇帝尚年富力强,定然不会听信小人错漏百出的构陷。
这些年相处下来,王沅知道李湛并不是十分在乎美色之人,因此再没有主动为他选过家人子,但掖庭不乏年轻漂亮的宫女、歌姬之类的,只要他想,也是不愁美人,不过这两年间,李湛却没有再立新人了。
公孙柔嘉道:“宫里嫔妃少些,也安静些,不然整日里都乌鸡眼似的闹腾,大家都烦。”
不过对比着宫里的安静宁和,太子府却开始闹腾起来。
☆、第 150 章(捉虫)
150 第 150 章(捉虫)
董氏自诩太子良娣的身份, 想要管教新进太子府的三位家人子。谁知赵氏、朱氏、姜氏等人也不是吃素的,联合起来一同对抗董氏。除了最开始的半个月,因为不熟悉太子府的情况,她们按捺不动,之后就开始行动起来。
董良娣派了那女官去教导她们规矩,三人敷衍了一段时间,然后对太子说:“妾等入宫时,皇后娘娘已经指派女官教导过宫规礼仪, 只有行为举止都合乎宫规礼仪,皇后娘娘才会将妾等人赐给殿下。如今董良娣嫌弃妾等规矩不好, 这是让皇后娘娘面上难看啊。”
赵氏更是赌气说:“妾原是好人家的姑娘, 幼承庭训, 又在掖庭听候过皇后娘娘的教导,可董良娣却处处说妾不识礼仪,不懂规矩, 想来妾确实是愚笨,不配服侍殿下,求殿下让妾身还家吧。”赵氏与朱氏配合地抹眼泪。
太子对她们正是新鲜劲上,再说这三位家人子是陛下与皇后亲自所赐,才来他府上没多久,他也不可能让她们走, 于是就对董良娣说:“这规矩不学也罢。”
董良娣心中恼恨, 面上却带着笑意,道:“妾身都听殿下的。”李顼不好生她的气, 毕竟是他自己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