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妘无可奈何,偷偷跟徽君说:“我都快难为死了,娘不但让母后帮着相看,还时常请了外祖母进宫,让外祖母在宫外物色人选,仿佛我是嫁不出去一样。”
徽君说:“我听母后说,父皇帮我们看了几人,哎,反正这些事情我是不操心的。丽妃娘娘现在一头热,你就随她去吧,她是被二姐的婚事给刺激的,等这段日子过了就好了。”
……
朝政稳定,掖庭平静,日子就这么流水似的过去,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转眼间四年过去,到了始元二十一年。这四年间,四夷不敢再犯边,国泰民安,徽娟也于始元十九年和亲去了匈奴,李湛怜惜长女,每年都派人去匈奴看望她,同时还赐给她锦绣布帛。
☆、第 162 章(捉虫)
162 第 162 章(捉虫)
李珣朗声背诵仓颉篇, 徽君听着频频点头,伸手去摸他的头,“不错,弟弟,你终于都识字啦!”
李珣躲了过去,提醒道:“我现在七岁,去年就入学了,姐姐!”
徽君“哦”了一声, “你长得真快,好像昨天我还能抱着你走来走去, 现在你居然快比我高了。”
李珣摸摸额角一块半寸大小淡淡的疤痕, 道:“我听母后说, 小时候姐姐你特别喜欢抱着我走来走去,然而力有不殆,将我摔了下来, 因此磕伤了头。”
徽君有些心虚,“对不起啊,不过你那时候确实太胖了,我本以为你会长成胖墩,没想到居然瘦下来。嗯,瘦了后好看不少, 也像母后的孩子了。”
李珣皱着眉头看着徽君, 徽君讪讪地闭了嘴巴。
王沅看着这两兄妹逗趣,徽君活泼好动, 李珣相反,自过了五岁后,就再也没做过招猫逗狗的事情,做事一板一眼,十分认真。
李珣道:“母后,我有一事要对您说。”
“你说吧。”
徽君本来想走,见状也留下来,准备听听弟弟说什么。李珣道:“我身边的侍人窦准,常常在我面前道他人是非。我不喜他,因此请求母后将窦准打发出去吧。”
这么一个小小的人儿就有了自己的主见,王沅欣慰,故意说道:“你父皇请了儒生为你们讲经授义,教导你们仁德,这并不是什么大事,若你觉得窦准不好,可教训他,他改了,这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