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心生向外,唯恐鞑子破关而入,又或家老家小遭瘟疫夺命。
紫禁城里气压悄静,散不开的阴霾,红墙下枣紫的裙裾过去、森绿的曳撒过来,宫人奴才都低着头步履匆匆的,心里打着算盘,生怕强子岭一破,京城就该守不住了。
时有发现某个太监忽然好几天不见影了,又或者好几天不见了的谁又被抓回来,被掌事的命脱裤子打:“逃?逃什么!皇上和太子还在宫里给咱坐着阵,这京城得先…祖皇帝保佑,几个大城门守着,你倒是逃出去就能活命?”吊长的鸭嗓儿扬扯开,自己安慰自己似的。
大奕二百多年的江山,终于在天钦十八年的这年末,面临一场生与死的考验。风雨飘摇,岌岌可危。
十月里下了场大雪,冬天了,宁寿宫里地暖烧得还算舒适。太子妃陆梨坐在桌边,揩着小银勺给蓁儿喂饭,一面盯着楚忻写字,边上两个弟弟跟着在纸上乱涂乱画。
陆梨问楚邹:“听说已经打到广宁了,眼下这处境,爷打算怎么办?”
楚邹是万没料到老七会为了争权,而走上灭祖弃宗这一步的。父皇当年把他安排在齐王的府邸边上算是失了策,齐王本就从未服过软,只怕叔侄二个早就与谡真、鞑子暗中勾搭,商量好了等事成后分南北而治。
五官在丹陛下勾勒着清冷的线条,应道:“兵马已经迅速北调,只怕国库与粮饷上支援不够。瘟疫亦急需药草控制。或是让你们带着孩子与父皇先移驾南京。”
指的是太…祖皇帝在南京建的那座旧宫。
陆梨原知道他早会在暗中做些准备的,只是这时候百姓对齐王的谣言半信半疑,却不能轻易将龙脉之事曝光出来。此刻想起灵妃临终前的话——记仔细了,保不准将来江山社稷还得靠它来扭转。
便说道:“爷在这儿,我也不走,让阿嬷和吴爸爸、小翠带着孩子们先离开。只是那金子不拿出来已是无法,毕竟眼下正值紧迫关头。我这儿倒是有个主意。”说着声音低下来。
“孩儿也不走。”
“娘亲和父王在哪儿,我们也要在哪儿。”小家伙们却让人无法,又叫人心软。
十月甲寅日,楚邹去到养心殿,请皇帝移驾南京避风头。
那阵子楚昂的身体并不太康泰,差不多五天上一次朝,次次早朝听到的却都不是好消息。楚邹进去的时候,他正坐在龙椅上咳得厉害,忽而用帕子一捂,自己也不看咳的什么便捻攥起来。
看见太子一袭玄色肩袖蟠龙袍携风踅入,便抬头问:“北方仗打到哪了?老七那边可有动作?”
这好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