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用黄发人的短刃,狠心将马杀了,用以遮掩地上的血迹。
做完这些事情,唐三足坐在旁边歇息一会,思索再无遗漏,将东西打成一个包裹,徒步向附近一处水源地走去。找到水源以后,唐三足先喝些清水,又在水囊里加满水,这才脱下身上血衣,就近寻个地方埋下,从包裹里寻身干净衣服换上,这才打量四周,计划今天在此过夜。
先不说唐三足这边的事情,再说姜靖前期诸事不顺,自从遇刺以后,黄猛出逃,国内连续发生几件天灾,先是夷州地震,随后是南州海啸,接着是贵州水灾。所幸帝国物资充裕,物流发达,灾区文武带领灾民努力自救,周边驻军将领全力支援,这些灾情有惊无险地度过,百姓伤亡不多。
相对黄猛案来讲,这些灾情虽然不小,但是并没有影响姜靖多少精力。与姜靖斗法的除了黄猛,还有以卢家、李家为首的诸多世家,姜靖在全力缉捕黄猛的同时,卢毓在京城又折腾出一件大事,事关编史官员的问题。
所谓史官,现代人看来没有什么,现代诸多研究历史的机构,应该都是清水衙门。但在爱惜名声的古代,史官虽然油水不多,却是世家一直控制的部门。大家纵观历史,曹操为何是奸臣?刘关张为何是正面人物?真正的历史究竟怎么样,事隔多年以后很难查证,盖棺定论的权力把握在谁的手中?其实是在史官手中,记录历史史实的权力,其实变相地把持在世家手中。
史官是世袭制,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家族原先就是史官,东西汉更替时,史官有两个重要家族,一是卢姓,一是郑姓。自从东汉初年至今,卢姓和郑姓大多时候轮流担任东汉太史令,掌控治史。随着年代久远,卢姓、郑姓两个史官家族距离主支渐远,成为两大姓在洛阳相对独立的一个分支。
朝廷九卿之首是太常,太常属下排名第一的属司就是太史。主掌太史的正官名叫太史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掌管天时,星历。副职为太史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辅佐太史令。太史属下又分侍诏、治历、掌故、大典星、望气佐、明堂丞、灵台丞、灵台侍诏等。这些官吏大都是秩俸二百石的小官,侍诏分管星历,龟卜,请雨事。治历分管历法。掌故主要负责记事,指导国家祭祀,丧娶事。大典星主要掌管星历。望气佐主要负责望气。明堂丞主要掌守明堂。灵台丞主要掌守灵台。灵台侍诏,分掌星,日,天象,钟律之事。
细看太史属下官吏诸分工,就明白太史这个部门分管什么,天时、星历、历法、记事、望气等。姜述建立新朝以来,头一件大事是定标准,先是度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