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行营随即开始公平公正公开地予以重组和招商,接受了英国太古船运中国公司、美国蓝旗国际投资公司、以虞洽卿和黄金荣为首的上海财团的投资方案,组建了全新的中国长江船运公司。
这其中,英国太古公司拿出旗下的四十艘大小轮船、长江沿岸及沿海诸省的十二个码头占股百分之三十;上海财团出资一千五百万占股百分之四十五;蓝旗投资公司以上海杨浦造船厂、长江沿岸四个船舶修理厂和现金注入方式,占股百分之二十五。
这一强强结合,使得新组建的中国长江船运公司实力大增,一举垄断了中国长江流域和沿海各省航运业务。并开辟了中国至南洋、中国至美国旧金山、中国至英国利物浦等五条国际航线。
南京行营在这次规模庞大的资产清理和招商重组中获得巨大利益,严谨务实的态度和开明开放的发展精神。倍受中外各国的赞扬,不但拉住了心有余悸的江浙财团,让国内诸多担惊受怕的民族资本家安了心,树立起崭新的国际形象,还在此次整理重组中收回近五百万的国有资产投资,随后将这笔钱全部用在浙江、江苏、江西、湖北四省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进行杂交水稻实验和大力推广优良稻种上,获得全国各界的衷心拥护。
声望日增的萧益民并没有北上出席北京中央政府举行的世界大战胜利大会,也没有大张旗鼓地迎接从德国归来的老部下和百余名学成归来的留学生,而是前往江北出席徐州至海州段铁路开工典礼。之后沿着海岸线从北向南。足迹遍布十一个使用先进进口设备、产量扩大十倍以上的大型盐场,以及推广了优质稻种种植丰收在即的广大地区。
可是,在长江流域广大市场上一败再败的日本人,似乎不愿意让萧益民过一段清静的日子,十一月十五日。日本驻华公使和驻上海、杭州、九江、汉口总领事汇集北京,向段祺瑞政府提出强烈抗议,抗议南京行营企(
)图垄断中国棉麻市场的卑鄙行为,痛斥南京行营经济发展委员会对江浙地区和四川等省的纺织工业扶持与补贴政策,强烈要求在长江流域各省低价购买一百万吨大米,最后还恬不知耻地提出严正交涉:日本国有权利长期收购江苏全省稻米,用以补充被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政策严重伤害的日本粮食市场。
面对日本人的强大压力,正在与徐世昌、冯国璋集团斗得你死我活的段祺瑞痛苦不已,可段祺瑞心里很清楚。日本人的势力重心在北方各省和东北地区,虽然十年来日本在华势力一直不间断地向南延伸,但是在老牌殖民帝国英国和法国的打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