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里的反对,还需要一年的准备方能实施,萧益民倡导的“军队国家化”尚需要等待一年才能见到曙光。好在全**队整编方案已经获得通过,全**队整编为六十个师的计划有了强有力的法律基础。
为此,萧益民不惜减少南方军队的编制数量,换取整编方案得以通过,并成功地将全**队统一在“中华民国国防军”名下。
如此一来,名义上属于中央军政部直接统辖的南方军队,只能缩减为二十五个师,番号为“国防军第三十六师——第六十师”军一级编制变成了战略单位,只会在战争期间才会设置,战后自行取消。
但是总体来讲,新的国防军编制计划就是个徒有其表的噱头,只能糊弄一下普通国民,桀骜不驯的北洋将领根本就不会在自己的部队真正落实,要不是段祺瑞和萧益民死死抓住军费这个钱袋子,恐怕把军队当做自己私产的北洋将领连国防军名义下的新番号都懒得看上一眼,哪怕北洋各军为了顺利获得军费下拨勉强换上新番号,也不会真正按照规定重新编整自己的队伍。
整编方案公布之后,看起来似乎是萧益民统领的南方军队吃了大亏,其实萧益民巴不得吃这个亏,因为云南的唐继尧、广西的陆荣廷、新疆的杨增新、东北的张作霖都没有同意这一方案。
段祺瑞和萧益民反复商议之后,做出了一定的妥协,原则上同意以上各省自行编整,统一使用“边防军”这个属于地方部队的番号,非战争时期,边防各军的军费自理。
萧益民趁此机会,把西康、海南两省也一股脑儿地塞了进去,得到好处的各位督军明知其中猫腻,也不好意思驳了萧益民的脸面,最后全都举手通过,一时间皆大欢喜,萧益民因此得以把缩减下来的八个师套上“边防军”的幌子,而且仍旧在心底里打山东和陕西军队的主意,然后再设法将五个师套到已经成立的“海岸警备部队”和“陆军航空部队”头上去。
如此一来,萧益民麾下的现有军队,不但不需要裁减,而且还能多出两个师的编制来。
三月一日,连续五天的“南京行营军事扩大会议”圆满结束,得到国防军第五十九师、第六十师番号的陈炯明。满怀欣喜地返回广州,获得萧益民首肯完全可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云南和广西两省与会将领,也满意地离去,继续关上大门做他们的土霸王。
参观完面貌一新、陆续投产的南京各大工厂企业,萧益民与一同返回四川和西康两省的包季卿、徐孝刚、钟颖、周道刚等十余名将领,登上了海军司令刘冠雄新装备的两千五百吨级新型驱逐舰“巴蜀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