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里,平时也不用哥儿做什么,只要哥儿愿意偶尔指点一二,当然,若有涉及哥儿的师承之密,也决不勉强,不知哥儿意下如何?”见王况一脸迷惑,不等他答话,赶快又接下说:“老朽也这里也向哥儿做出保证,并由在场的王师傅,祝四娘子,孙掌桂及牛娃子明证,他日哥儿在这客栈呆腻了,愿意另谋高就,老朽也绝无二话。若哥儿愿意留下,则所有待遇均与掌勺师傅一样。”
闽人素来淳朴,且这东家少年时也曾走南闯北,见识过世面,别看王况目前景况不好,但以王况刚刚露的一手就绝不会是池中之物,以他一个小小建安城的客栈老板断不可能留得住王况长久,但王况只要能在客栈多留些时日,那么客栈日后的发达也是可以预见的。他也深知与其等到日后王况发达了再来交结,还不如趁王况目前落迫的时机示好的万分之一,万一日后王况发达了,断断不能忘了这时候的自己,最不济,也不会得罪王况。
第八章 终于有家了
至于说让王况签下死契,从此一辈子卖身他家,这东家想都没去想过,很简单,以他一个小小建安城里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客栈老板,如何捂得住王况?不要说那些有后台背景的大商人,就一个建安县令,只要一句话,他还不得乖乖把王况献上?与其说日后便宜了他人,还不若自己趁着王况年纪还小,没什么名气的时候略施援手并给予保护,日后等王况发达了,这份恩情,怕是王况一辈子都得记住吧?以王况现下表现出来的,将来成长为烹饪界的传奇人物,那肯定是板上订钉的事情,只是他却不知道,不要说日后,就现在的王况所掌握的集一千多年经验积累的烹饪技巧,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大师了。有什么能和让一个日后的烹饪大师欠自己一个人情更划算的买卖呢?
“将来,只要他肯指点家里两个小子一二,我孙家也是子孙无忧了。”东家这么想着。打定了主意,只要王况愿意留下,就将两个不喜学文又成天只知道疯玩的小子也派到厨房来干活:“自己的儿子和人家还真是天差地别啊,差不多的年纪,自己的儿子还只知道天天和邻家的一帮小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