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再说了,长孙家在各个作坊的分子,最后不都得由你家那位批了条后才能支取的么,没见你这么小器过的”长孙冲嘟囔着一把抓过王况握住锟鋙石的手,掰开了,抢了过来塞进锦囊里,又塞到怀中,还不放心的拍了两下,这才脸色好了不少
官票就是如今大唐用于大宗交易所出的类似银票的凭据,有地方官票,凭票可在票证上规定的兑换地兑换相应树木的银两,也有朝廷官票,这个就是全国通用,到任何一地的衙门都可以兑换,而衙门在上交赋税的时候可以用此官票冲抵,因其方便携带,加之如今有年年增长的经济环境为底气,所以不管是商人也好,衙门也罢,都很愿意收每一张官票对应的银两都是有据可查的,商人要离开长安去异地,通常都是到户部将自己的银钱交给户部,然后由户部开具相应的官票,商人就可以天下乱跑了,官票被劫也不用担心,官票上可都有持票人的籍贯,姓名等等相应信息在,只有本人方能取出来
当然了,不是特别大宗的生意,如今商人都还习惯带银钱,好在现在朝廷金子也多了,仿效了春秋楚国例,大量的铸造了金币,一枚金币重一两,价抵十贯,身上有个几十枚也就足够一趟生意的花度了钱币的轻量化,也大大的促进了各地的贸易往来这就是长孙冲口中所说的官票的由来了
“某还真有随身带这么多的习惯”王况嘿嘿一乐,在腰上一捞,将钱袋子解了下来,往茶几上一倒,哗啦啦的十几枚金币和上百颗金瓜子就倒了出来,好在茶几边有加了一圈的高边,金瓜子才没滚到地上去这一堆,起码有三四十两,两斤多重
“变态人,没法和你比,两斤多挂在腰上,不嫌累呀?”长孙冲没话可说了,不过想一想,王况动不动就有赏人金瓜子的习惯,带这么多也是情有可原,可自己怎么跟人比呀,自己以前一个月从家中领的零花不过十贯,也就这两年舒服些,花多少就可以领多少可人家坐拥天下首富的名头,自己的身家跟人比,恐怕连根汗毛都比不上
很快的,长孙冲在王况的催促下就写好了欠条,王况将欠条吹了吹,等墨汁干了,就随手递给了李恪:“这算是某给小笨的随礼哈,不是贺礼,是定亲礼等小笨回转了,办喜事之时,某还有贺礼”这五千贯,其实是作弊得来的,要不是李恪作出了个“魏”的口型出来,王况还不一定能猜得出来,赢了这个赌
魏老头刚直,而长孙臭老酸喜欢玩阴的,这两人脾气有点不对付,所以魏老头很少会主动找上长孙家去的,而长孙冲要王况猜,摆明了就给他一次机会,没猜中就没得赢,所以对王况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