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自己打赌输了的原因是李恪作弊而导致的,因此满是佩服的看着王况
自家人知自家事,长孙冲情知自己比文比不过诸如马周啊等这些个大家,比画比不过阎家兄弟,比书法,又有禇遂良等人在,比武那就不用提,比棋比驾驭车马等这些,随便都有人比他高明,可以说,长安城里,只要那些读书人中,随便就能一抓一大把任何方面都比他高的,他自己的综合水平,也就在中等稍微偏上一点点,看起来是高,可长安的文人有多少?起码得有上万去,在长安城里的百来万人口中,十个出一个文人并不希奇
能在长安置办家业的,除了那些个从祖祖辈辈就住在这里的贫民外,其他的基本不是商贾人家就是官宦人家或者是手艺人,没有几分本钱是没法在长安立足的,而这些人的子弟,又大多会去就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可是传承了几千年的,哪怕这些年来,在王况的不遗余力下,商人,匠人和其他行业的人的地位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也无法改变人们存在于骨子里的那根深蒂固的想法,就连后世上百年的信息大冲击都没法完全转变过来,现在又如何能够?
说长安有万余学子已经是说少了的,因为除了本地的学子外,作为京城的长安自然在天下学子心中有着神圣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们或是游学,或是求学,或是访问同乡在长安为官者,或者是来访友参加文会等等几乎每一天,都有不少于千人之数的外地学子在长安,这千多人甚至是几千上万人,到了长安就如同一滴水融入大洋中,无影无踪
而如果将眼光放到整个天下,学子就有几十万之众,在这几十万号人里,长孙冲能否排到前十万名都很不靠谱,所以,如果真个也让他们这些人去参加常举的话长孙冲注定就是个垫底的份,而这还没完呢,各州书局书院的陆续成立,使得寒门学子有了多的书籍来源,而这样的效果,不用几年就能显示出来,都说寒门出高才,等到那些从小就受了书局书院的好处的小孩子们长成又该是个什么样的光景?
可文不行,武也不就的情况下,能有王况这样的洞察先机的能力也是一种能力呀?这又不需要成天的埋在书堆里,也不用每天闻鸡起舞搞得一身臭汗的,要是也拥有这样的能力,那是多牛掰的事?所以长孙冲对别人那些高才士子不羡慕,对那些豪侠勇士不羡慕,就独独羡慕王况的“能力”可他哪里知道,王况不光是在思想上是站在了一千多年的后人的肩膀上,就是他脑中的信息量,也是这当下无人能及的
几人又哈啦了一会,李恪因得了王况教的可以让河北民众养那些有着珍贵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