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黄希忠的反扑,长孙家也是有点不愿意看到的
今天你敢对建安侯家的神猴下手,明天难道就不敢对我长孙家的某人下手么?跳墙的急狗可不认人,逮谁咬谁的因此长孙无忌很快就会同了各个相公,将这个事件上升到了威胁对国家社稷有大功之人的人身安全的高度上来,一纸公文下去,很快的,黄希忠的人头就在一个月内送到了长安,他的家人男丁全都被削籍为奴,永世不得自赎或被赎,也不许婚娶,女人也都打进了勾栏院,连教坊都没资格进黄希忠这一家族,自此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能有后人出现了
这不过是个插曲,就如同一粒砂子丢到大洋里去,几乎没什么波澜,要不是和王况有那么点关系的话,甚至于在长安都没人过问的,也就是因为和王况有点关系,所以在长安倒也谈论了几天,但也仅仅只有几天而已,很快就被人遗忘在脑后
真正引起长安人注意的,就是安息使团的到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由于本书网百度关键字排名不稳定,为方便下次阅读,请Ctrl+D添加书签喔,谢谢
第六九九章 神速的安息使团
更多精彩小說,請前往親親小說網,。这个年过的算是比较平静,永安宫的工程重启动,并没有在贞观九年的时候开工时一样让人怨声载道,反而是让长安许多的穷困人家的脸上笑容多了许多
贞观九年开修永乐宫的时候,是用的征调徭役的办法,将长安城里及左近县里的劳力都征调了过来,没有工钱,每天只管一餐饭,还是没有荤腥的,倒也能吃饱就是可关键是这一派了徭役,那些被派到头上的,就没了时间去做自己的活计,赚不到钱,只管自己一个人饱肚如何能行?家里还有老老少少等着米下锅呢最小说“小说”
可也不是李世民要盘剥,当时王况的耕种法也还只存在于慎家的试验田里,兼且那些年里,天下不是这里涝了,就是那里旱了,李世民年年都要跑洛阳去就食呢,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让内府尽可能的让民伕吃饱一餐饭,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可不管如何,占用了百姓尤其是那些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