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安息人常往他们的西南而去,安息西南三千多里,有一种猴,成年后还不到手掌大小,而且性情温顺,你若将其托在掌心,它则会紧紧的抱住你的手指不放,很是粘人的,平日也很好养,以蝇虫蛾蝶为食,也喜欢舔食笔墨长乐公主不是喜欢书画么?正好给她搞一只两只的,她的病也正是需要静养,心静了,无所欲求了,则也能好得快些”王况说的就是儒猴,也叫墨猴,后世叫侏儒猴,这就是以讹传讹的变了名字了
儒猴传到中原应该是在宋末左右,那时常有文人学士喜欢养那么一两只在笔筒里,儒猴就以笔上和砚上残余的墨汁为食,也不用人去喂的,主人还省了洗笔洗砚的麻烦因其和笔为伴,所以得名儒猴,又因为喜欢舔食墨汁而被称为墨猴,也有叫墨斗猴的这种猴在大巽群岛也有,也就是建南那一带,但那一带此时还没有完全的落入大唐的掌控之中,而且还有矮人一族在,王况并不知道矮人一族对其他的灵长类的态度,因此不考虑那里
仅从矮人族从没有自相残杀这点来看,王况估计它们的处世态度和现在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智人所演变来的人类有很大的不同,在没有搞清楚之前,最好不要去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第一印象很关键如果一开始就给矮人族留下不好的印象,那么以后想要再接近就比较困难了,后世的阿三都奉猴子和老鼠为神灵呢,谁知道矮人族会不会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儒猴?这可难说
王况并不否认自己对待矮人族的态度那真的就是带着点怜悯的,一个智慧种族,最后要沦落到消亡的局面,也不知道到底是人类的福气呢还是悲剧?矮人的消亡,人类或许是少了个竞争者,可也是少了一个兄弟,而且是仅存的兄弟以前的几支智慧种族,现在只剩下了人类和矮人两支了
“二郎说的果真?”长孙冲又惊又喜,惊的是这世上竟然还有如此乖巧的猴子,喜的是如今安息人正有求于大唐,只要自己暗示暗示下,把明明朝廷已经内定可以给的东西,说成自己帮帮忙就可以有希望的,那么还不是手到擒来?
儒猴不好抓因为其身形小巧不易发现,而且身为灵长类,最擅长的就是攀爬跳跃从发现儒猴开始,到后世一千多年,多少人眷养但也没对这个物种的存续造成根本性的威胁,原因就在于,人类养他们是当玩伴而不是当食材,有的人可能一生顶多养上一只两只,但是比如说野物,拿来吃的话,有的人一生都不知道杀了多少了王况的理念就是,只要是合理的利用那就用就是
同样的,人类养儒猴也并没有限制它们的自由,笔筒里住着没有任何的禁锢,它们想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