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西吉斯蒙德知道将来会有这么一仗,他就把城墙修得高一些了,可惜的是这个皇帝年轻的时候丢了多瑙河以南的地区,在这后又把注意力放到德意志之内争霸帝权,根本没啥心思治理匈牙利王国放任这里的贵族自生自灭。
战斗在正午打响。
5000奥斯曼步兵抬着简易的云梯开始攀爬城墙,城头上,那是守军拆除了城墙附近的房屋得到的瓦砾碎片。
战况非常激烈,不过最令人瞩目不是城墙边的作战,而是马丁五世所在。
马丁五世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意大利混得风生水起。但专注权术令他在军事的造诣上跟西吉斯蒙德几乎半斤八两。但他仍能坚持在前线,他明白,他挺过去今天,接下来的日子就会好受很多,而科尔宾把教皇国旗帜插在他所在的塔楼,他也没认为那有什么不对,既然是鼓舞士气,当然要堂而皇之。
马丁五世可不认为科尔宾会杀自己,他若死了,那不是对城内守军极大的打击么!守军士气下降,大家都别想活,所以,马丁五世经过一番权衡,他认为科尔宾是会像他一样保住自己性命一般保住他自己的!
不过,作为西欧的精神领袖,马丁五世并没有听说过一句远东的谚语,衰兵必胜。
科尔宾一直在找机会做了马丁五世!
他自己送上门,那就别怪他了!征询波希米亚特赦令算是一个借口,一个让马丁五世无法推卸自身责任的借口,即便马丁五世真的答应了,科尔宾仍有办法劝说马丁五世亲自上战场。
穆罕默德一世不自觉地做了科尔宾借刀杀人的那把刀,在战事最激烈的时候,穆罕默德一世把手下的仿造父亲巴济扎得一世重新组建的耶尼切亚近卫军派上了战场。
就是那群举着大锅上战场的军队!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只举大锅的军队,这的要多奇葩的品味才能弄出如此立意标新的标记!太立意标新了!
一群在城墙帮助防守的民兵看到花里花俏的奥斯曼人走进战场的时候都把紧张忘了大半了。不过很快,他们就会付出代价了。
耶尼切亚近卫军,奥斯曼帝**队中最有名气的军队。不仅是因为他们是苏丹的亲军,还因为这些人全是不信仰穆斯林的基督徒小孩从小训练而成的。
为异教徒征战。这支另类的军队想不出名都难。然而造成这些基督信徒不背叛奥斯曼苏丹原因只有一个,耶尼切亚近卫军是**丝进化成高富帅的唯一出路,历任奥斯曼帝国苏丹都用丰厚的奖赏来激励那些年轻人为他们而战,有奶便是娘,说的便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