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上,军纪整肃、秋毫无犯的虎啸军,受到了沿途百姓的热烈欢迎。
李啸军出兵抗击流寇进犯的消息,不知怎的,竟在这一二天内,迅速地传遍了雄唐卫附近县镇。
这些纯朴善良的百姓们,闻听消息后。纷纷带着食物,来到明光大道旁,拿出自已都舍不得吃的米酒、鸡蛋、熟肉等物品,硬往虎啸军的军兵们的怀里塞去。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军兵竟然纷纷拒绝接受,而且言语客气,说什么虎啸军有严格规定,不得擅拿百姓一钱一物,而且自已每天都有粮饷。这些食物还是留着乡亲们自已吃。让送行的百姓们感慨不已。
朱寿镛与李懋芳两人见状,皆是不住地点头赞叹,这大明官军,能这般受欢迎。整个大明朝中,李啸是独此一人了。
幕僚陈子龙脸上也是满满的笑意,这位满怀济世报国之心的热血青年,心下暗叹:“李大人治军如此严格。那宋代冻死不穿民衣,饿死不入民宅的岳家军,也不过如此吧。”
最后还是李啸下令。为防止行程受阻,保证行军速度,由刘扬壮的后勤队统一接收乡亲们的馈赠,这才让军兵们从热情的百姓们怀中挣脱出来。
望着烟尘滚滚大步离去的虎啸军,沿途观望的百姓犹是感慨不已。
“李指挥使大人亲统大军,去为咱山东的百姓抗击流寇,真真了不起啊。俺听说,咱们山东的官军被流寇打得大败,流寇在兖州可猖狂着呢,逢人便杀,有物便抢,真真禽兽一般。”
“哼,俺也听说了,那流寇简直比禽兽更恶毒,奸杀掳掠,无恶不作,这兖州的百姓,可真是遭了大难了。”
“唉,幸亏咱们青州府有李大人,才保得咱们这一方清平安靖。李大人心存仁厚,现在又去解救兖州的百姓,真真是万家生佛再世啊。”
“等俺长大了,俺也要去投李大人的虎啸军,杀流寇,杀鞑子,就象李大人说的那句话一样,为天下穷苦百姓寻一条生路。”
。。。。。。
李啸率军一路前行,沿明光大道的各县县令,也纷纷送来米粮肉食等馈赠。
尤其是蒙阴县令董加谟,更是率领全县百姓出地相迎,并赠给李啸军米粮2000石。
董加谟表面如此大方豪气,其实心中计算得极为精明,他知道流寇若攻下整个兖州后,向东行进的第一个县城,便是他的蒙阴县。所以,这位曾邀请李啸军蒙山剿匪的精明县令,把阻挡流寇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李啸身上。
李啸向董加谟深表谢意,并向他保证,自已一定会在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