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拾京琢磨着这句话,似乎回过味来,又想到她送的那一身银饰,怨气稍稍减轻了些。
拾京心想,她送都送了,那就是定下我了,她的意思,是只要我一个人的,此事就不容再变。
大婚?
不会有的。
拾京弯起眼睛,好心情地笑了。
傅居见他也不听公讲,只顾自己出神,不知道在想什么,轻叹了口气,不明白自己当时为什么会心血来潮地答应带他进来。
可能被灌了**汤。
傅居心想,公主还是选陆泽安吧,可千万别是我,不然我这样的人……到时候一个心软说不定就……所以,还是算了吧。
可这么想了之后,傅居却莫名难受不舍起来。
傅居有些委屈,储君未出事之前,与皇家成婚,他还是很期待的。毕竟公主他是喜欢的,不烦,而且性子也差不多,能说得上话。而且,他这样的,当个闲散王君挺好的。
可储君出事后,傅居就不再如此期待。储君之位,以后必是公主的,这时候,皇家恩赐落到他家,其实是重担压肩,所以现在,他对大婚是抵触的。
他抵触大婚,可若让他主动放弃,他又不甘心。
反正说来说去……就是莫名觉得委屈。
于是,坐在后排的傅居和拾京,全都在出神想别的事情,跟前面双眼放光求知若渴的学子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按例,讲完一小节之后,在梁修远歇息时,皇帝要提些问题,让学子们解答探讨。
这一环节,叫试才,识才。
今日讲完半场后,梁修远恭请皇帝提问,皇帝却轻轻抬了抬手,示意南柳代她发问。
学子中,头脑灵光的都瞧出了端倪。
虽说储君身体好了些,但这些日子却并未上朝理政,朝堂听政巡兵问贤,都让公主去做。而今,皇帝让公主做的,都是之前储君要做的事。
皇帝恐怕是要易储了。
看来,储君现在的身体状况,不□□稳啊……
南柳起身,玄衣干练,迈步行至长角号前,说道:“今日梁师讲的是《新语》中的品学论,既如此,那我们就来谈品性与学问。我近日听闻,有些地方的读书人,读书只为求富贵,求仕途顺达,他们拜访名师,四方游历,并非求学,而是求名。众位对此,如何看?”
这问题不难,比较好说,又是公主提的,众学子顿感压力减小,有勇气说一言两语的人多了起来。
拾京盘腿坐着,撑着脑袋看他们一个个站起来跑到旁边的长号角那里,先报上名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