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与中国已经打了九年,虽然日本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可是战事已经完全拖离了事先的预料,九年的战争不但没有将中国打趴下,随着战争越拖越久日本的资源日渐枯竭,而中国却还没有接受战败,再打下去中国战场似乎成了变相的拖累,超过300万(近200万伪军)的军队与中**队陷入僵持就是最好的证明。
裕仁不止一次暗地埋怨日方的军事专家,说是低估了中国的军力:“每个人都对战争判断错误……特别是陆军的专责部门……应尽快结束战事,并在未来10年重整国防军力。”但是很显然,被耍了无数次一再吃亏的中国明显不相信日本会停战,如火如荼的战事还是那么一发不可收拾。
随着即将进入1941年,裕仁批评当时首相近卫文麿:“大东亚战争开始前我已十分忧心,近卫在任时,好像毫无准备便带领我们进入战争,东条 接任后我们才真的准备好。”,日本与美国已经进入战争状态,他开始担心与日本签订中立协定的前苏联会加入战争,助中国一臂之力:“我不想与中国开战,因为我实在害怕苏联的强大军力。”(史实)
日本的海军和陆军的矛盾古已有之,双方为了资源几乎是无日不吵,裕仁实在看不下去了:“争论已经没有必要,尽快与欧洲的盟友协商。”
第一百一十八章:面目全非的世界格局(一)
“伦敦陷落了!?”
轴心国高强度炮击、轰炸伦敦三天之后发动了总攻击,第一天清除了伦敦城的外围城防,第二天深入市区展开鏖战,到了第五天轴心国占领了包括白金汉宫在内的百分之八十五区域……
按照正常的军事常识,一座城市失去了百分之八十五的区域基本上已经宣告失守,轴心国也的确按照这个军事常识正式向世界宣布达成占领伦敦的事实。
然而,已经失去百分之八十五区域的伦敦还在抵抗,他们用行动在演示什么叫永不屈服。那些躲避在废墟中的盟军或是伦敦市民,尽管他们在不对称的战场中死伤惨重,尽管他们已经面临补给匮乏的局面,抵抗仍然在继续。
世界上第一场大规模的巷战在英国的首都伦敦爆发,无数个军事观察员发出如此感慨:“先进的战术在这里一无是处;善战的士兵在这里与民兵无异;灌满鲜血的城市,它的枪声只能以一方被完全消灭而终止。”
尽情欢呼或是压抑的叹息,从193第三帝国为首的轴心国用狂风暴雨般的方式击败了挡在崛起道路上的敌人,一个又一个国家先后陷落,曾经称霸全球长达两百余年的英国也在轴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