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帝国还是十分希望中国强大起来,至少能够在某方面压制英国在远东的扩张,可惜清政府实在上不得台面,清政府也不明白什么是国际关系,结果美好愿望的合作变了调调。
“我们的虏伯公司作为中国的合同商,负责修筑旅顺港和大沽炮台附近的一系列防御工事。那个时候清王朝的北洋水师向德意志订购了主力舰‘定远级’铁甲舰,以及‘经远号’、‘来远号’装甲巡洋舰。此外,德**事教官帮助张之洞建立了“自强军”,并协助袁世凯培训了‘新建陆军’。” 里宾特洛普表情沉痛,“……我们实在不了解中国人,难以想象亚洲最强大的舰队竟是会败在‘联合舰队’。由于一些原因,最后我们抢占了胶州湾,并与之交恶。”
“……后来因为‘拳民(义和团)’杀害我国传教士的事件(曹州教案也称巨野教案),各国施压下中国的女皇帝慈溪向全世界宣战,我们的军队和联军一起踏上中国的土地……”里宾特洛普似乎看见自己的元首眼角抽了抽?他不理解那是为什么,继续往下叙述:“因为清政府的愚蠢,中国第一次的现代化努力也告一段落……”
徐阳不得不打断:“那并不是一段光彩的历史。跳过。”
“……?”
他们似乎听出元首的不悦?
里宾特洛普十分配合地跳过,“我国对中国的援助不仅限于军事方面,也扩大到工业和技术交流领域。来自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的工程师帮助中国建立了近代的发电厂和钢铁工厂,例如汉阳铁厂。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在颐和园中安装了中国的第一批电灯,北京的第一家自来水厂使用的则是德国AEG电机和水泵。”
不得不说,俾斯麦时期德意志与中国是存在友好的关系,可是威廉二世上台后关系也就变了。与之俾斯麦老成谋国的政治智慧相比,威廉二世不懂掩饰野心,威廉二世做事太过粗暴,直接断送了德意志与世界各国的友谊,四处立敌下当时的德意志也并不好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我国与中国的关系再度变得疏远。那时德意志在政治上被英国刻意制造的气氛孤立了,最明显的例子是1902年英日同盟的成立和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的签订。正因如此,我国打算在1907年筹备德、中、美三国同盟,但这项建议始终无法成事。”听得出来,里宾特洛普对于这点还是感到很遗憾的,他环视在场诸位一圈,“一直到清政府被起义踢翻,我们与1912年正式成立的中国新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当时,我国给予该国临时政府600万马克的贷款,并表示可以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