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的失利是致命且难以挽回的。到目前为止,欧洲基本上可以说是轴心国的欧洲,德意志第三帝国既是轴心国,所以也可以说欧洲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欧洲。拥有几乎整个欧洲的德意志第三帝国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她坐拥几乎整个欧洲的工业生产力,谁都能能现感觉到她带给世界的压力。
欧洲的一连串胜利并没有让德意志第三帝国感到满意,德意志亚洲派遣军进军亚洲的动作令世界为之侧目。各国无不在猜测德意志第三帝国接下来的动作,随着大量的调动各国基本猜测德意志第三帝国是向将战略中心转为巩固现有战果向亚洲扩张。
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庆幸德意志第三帝国没有将矛头指向自己而是兵锋直指亚洲,正血腥清洗得不亦说乎的斯大林深深明白德意志第三帝国可怕的程度,国内的政治斗争让他根本没有心力应对德意志第三帝国。所以,在清除完政敌之前,他十分高兴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目标不是自己。
作为与轴心国处于战争状态的英国却是没有那么幸运,在轴心国登陆英伦后,丘吉尔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英国在错误的时间与正确的对手打了一场不想要的战争。”
英国在战前并不是没有备战,只是他们称霸了两百余年的心态使很多人小看了德意志第三帝国。当然,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闪击战也是盟国所没有预料到的战法,他们原本以为战争的情况会像一战时那种一个战壕一个堑壕的推进,谁能想到装甲作战会是这么一个效果?
没错,已经有很多后悔没有趁德意志第三帝国对付波兰之际从后面统一屁股,他们对自己在马奇诺防线的止步不前坐看盟友波兰灭亡感到羞愧。越来越多的人忍不住会想:“如果那个时候不是一味的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击,战争还会是这样吗?”
“登陆日”作战已经持续了十三天,伦敦陷落后的英国并没有被吓倒,轴心国的每一步推进所遇到的抵抗都是激烈且残酷的战斗。
难以想象那些撒克逊人到底在想什么,他们失去了大半个英格兰和威尔士局部,不但本土大部沦丧,远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也被硝烟笼罩,可是他们仍然没有投降的迹象。战争已经打到这个地步,英国失败在所难免,丘吉尔和英国皇室已经撤出了英伦,他们为什么还不投降呢?
噢!是的。英国还有很多殖民地,他们还有一整个加拿大,有消息称丘吉尔和皇室在美国的帮助下逃往了加拿大。可能是完整的加拿大给了英国一丝信心,让他们觉得还有翻盘的机会,所以才选择硬抗吧?
马克西米利安有些迷惘地抬头看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