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校?看来你一点也不感到紧张?”意大利痞子中尉的表情看上去很像是在幸灾乐祸,“据我们所知道的,那些游击队有得到平民的支持。刚刚的交战中发生很多怪事,镇子里的平民有意无意地在帮助那些游击队?”
可以说,痞子中尉说的完全是废话,那些游击队本来就是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平民,游击队的活动范围一般是在他们所熟悉的地域。从这里不难总结出一个事实,游击队中的多人一定是这个小镇的居民。
马克西米利安没有必要将心里的厌恶表现出来,他十分平淡地看一眼痞子中尉,一如既往地不发一语。
镇子里的交火听上去已经缓和许多,有经验的军人都知道清剿已经进入尾声,那些暴lou的游击队员被击毙,剩下的只是进行搜查工作。
躲避在留声机旁边的姑娘听到邻居那里也传来了噪音,尖叫声和哭喊声在满是爆炸声的镇子里成了伴奏,她已经感觉呼吸的困难。不是烟雾导致呼吸困难,她的身心已经完全被恐惧所笼罩,在这种情绪波动下连持枪摆成射击姿势都很难办到。
狗血一点地来进行猜测,假设楼下的中年妇女是这位姑娘的母亲或是别的什么亲戚,她在抵抗过程中与队友失散最终选择跑来这里躲避。这时,她发现德军正在搜查这栋楼房,害怕被发现的同时一定在后悔为什么会跑来这里,她担心连累亲戚心里犹豫是该想办法离开或者是准备最后的抵抗?
事实上,他们这支拥有四十八个人的反抗组织其中很多人都是这个小镇的居民,每一处的游击队基本都是哪些区域内城镇的居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不愿意被德军统治,相应丘吉尔的号召“用不投降,拿起武器,尽所有可能与德国佬作对”。然后呢?他们依kao对地形的熟悉真的抵抗了,破坏轴心国的后勤线,袭击轴心国的军队,在哪一段过程中不断有人倒下,不断有游击队全军覆没,但是依然有人站出来抵抗,哪怕是抵抗的代价会牵连非常多的人。
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抵抗入侵者在任何人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按照“正义”与“非正义”观点来说,轴心国“非正义”地入侵了“正义”的盟国,盟国的领袖丘吉尔号召人民站起来抵抗是代表“正义”,轴心国的“非正义”让他们可以利用一切手段进行反抗?
事实也的确是那样,无论从哪一个方向来说首先挑起战争都是“邪恶”且“非正义”的。
那么是不是可以再换一种角度来解释呢?受到压迫的人感觉不公平,他们积累到一种程度后认为有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