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艘驱逐舰、86艘护卫舰、25艘潜艇被搁浅,陆军的枪支、火炮、坦克、飞机、卡车等等物资也被美国以各种理由交付给了加拿大和新西兰。”
“1936~1940年,我们总共生产了以下军械:枪支11585千支、机枪1175千支、火炮4。5万门、坦克46。3千辆、作战飞机99。5千架、军用车辆62。5万辆。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出德意志与美国的差距,在战争状态下德意志的产能远远落后于不是战时机制的美国。在海军方面,整个轴心国的建造能力虽有加强,但是事实摆在眼前。如果要与美国拼消耗的话,除非……欧洲大陆确保不受威胁,我们向日本帝国那样将80的资源倾斜到海军,不然的话……即使我们绑上整个欧洲与美国进行对抗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或许说起来有点丧气,但是事实就是那样。自从美国独立到今天为止,德意志没有任何一个时候,甚至一个小时,国力强过美国。 也许有人会说,美国还没有参战以前陆军只有10万人。但是问题是什么?是美国不需要太多的陆军防御,海军和空军就足够防守,把战场退到距离本土1000公里外的地方。
美国的人口基数要远远高于德意志第三帝国,美国有第三帝国只有7000万。曾经美国爆发南北战争的内战,北方军队高达150万,南方军队高达100万,1861美国内战,整个美**队就高达250万。 到了1914年,经过长期的准备,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充军队,法国也仅仅把军队扩充到第二帝国为87万。而在战争后期,美国登陆欧洲的军队就达到100万。
“美国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大西洋和太平洋保护美国难以受到外来者的进攻,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地理优势看成阻碍。太平洋和大西洋保护了美国没受到我国和日本的进攻。但是反过来。也防碍了美国进攻我国和日本。地理的险阻总是保护着弱势防守的一方,给战略进攻的一方制造麻烦的。”
“美国的战时机制改变按照专家的评估大概需要两年才能成型,地理位置的关系迫使美国哪怕是想要加入欧洲的战争需要做更多的准备。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轴心集团与美国的全面战争不会那么快爆发。我们将会有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进行准备,有充分的时间解决内部的麻烦,拉拢更多的国家。”
第一百三十四章:间接伤害(一)
欧洲已经进入整合的阶段。德意志第三帝国经过多方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没有确定美国的动向之前保持现有对英伦三岛的攻势不再重新开辟战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