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听完这番话,猛然醒悟,冷汗马上下来了:“子玉言之有理,我即刻去见主公。”
赵羽拉住他:“孔明,我来此就是为了此事。荆州消息传来,再快也要半月以上,眼下已是冬月,距离水淹七军已过了两个多月,局势危急,可能变故已经发生了,你们要做最坏的打算。我建议汉中王,立即下令停止关将军的军事行动,退回江陵,同时,将孟达调回成都,让李严将军与他调换。如果汉中王舍不得让关将军退军,那么,最好将我四哥他们从襄阳调回南郡,让麋将军立刻回成都。反正,只要关将军拿下了樊城,襄阳拿不拿,也没太大的关系。”
诸葛亮连连点头:“我定向主公转达。子玉,你就在此等我。”
归宿篇——第六章 义不容辞(2)
匆匆而去的诸葛亮回来的很晚,一脸的疲惫显示了他说服刘备并不容易。果然,见到赵羽后,诸葛亮苦笑连连:“我已尽力,然主公说,孟达刚立大功,不宜马上调动。另外,主公昨日已下严给刘封、孟达、申耽,命他们即刻率本部向襄阳移动,以助关将军。而元直他们可能已经拿下襄阳了,回兵反而不好。”这个答案其实赵羽已经料到,并不意外,因此他没有懊恼等表示,却提出了一个让诸葛亮吃惊的建议:“孔明,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我真有荆州危机的预感。孙刘联盟来之不易,两家又都有我放不下的亲人和朋友。我以前不想参与你们之中,但在此危急时刻,我不得不参与进来了。请你代我向汉中王请命,我愿意以他臣子的身份前去荆州,调和关将军与东吴的关系,尽量避免即将发生的危险。”
诸葛亮的嘴张的大大的,赵羽的话太出乎他的预料了:“子玉,你,你愿意……”
“我本不想,但,眼下的局势让我不得不出来了。请你转告汉中王,赵羽既然敢出来,就会说到做到。我也不要兵权,如果他同意,我立刻带大哥的灵柩出发,以安葬兄长的名义前往荆州。到达荆州后,我会伺机行事。若荆州之变还没有发生,我会去见孙仲谋,竭力阻止孙与曹结盟,并督促仲谋去打扬州;如果荆州之变刚刚开始,我能尽全力阻止吴军进犯江陵,为汉中王守住荆州,接应关将军回撤;如果荆州之变已不可挽回,我将尽全力保全关将军的性命。接应其回川。如果……”赵羽暂停了一下,看了看诸葛亮苍白的脸色,他微微一笑:“如果局势完全不能挽回。我愿意和荆州众人一起共赴国难。”
赵羽将事态说的如此严重,大大出乎了诸葛亮的想象。也让他感到事态非同寻常,赵羽决不会为了刘备而去保荆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