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威,但,面对无辜和无力的民众,毫不怜惜地举起屠刀,这种做法,羽永远也无法认同。”
曹操静静地听完这番话,也起身走到赵羽身边,望着满塘的莲花,他第一次为以前的行为解释:“子玉,你说的是徐州和官渡吧。我承认,徐州的杀戮是重了些,我被父亲家人的死刺激的异常狂怒,陶谦兵马的抵抗也让我红了眼,失去了理智。后来回到甄城,文若也批评了我,我也知道自己太过分了。以后。我没再下过屠城之令。至于官渡,当时情况特殊,虽然后期找到一些粮草。但还是不够呀。数万俘虏也要吃饭,即便一日一餐也难以为继。一旦缺粮,激起哗变,后果不堪设想。再说,一旦让这些人回到冀州,将给我军以后的行动带来不小地伤害。所以。我权衡利弊,才下令……”
解释完这两件事,看看赵羽没太多表情的脸,曹操叹口气继续说:“不止这两次,我还在意气用事之下,对徐州、兖州、豫州的一些反对我地文人士族痛下过杀手,许多这样的人因为这个而背井离乡,去了东吴和荆州,也有不少人跟从了刘备等人。等我知道为这些事后悔地时候。就像你说的那样,已经无法挽回了。对于无法挽回的事,我从不再去想。所以。你不理解、不认同我的作为,我也不会责怪你。”
曹操的这番话从未对人说过。在他看来。这些话不需要对别人说,解释自己地行为。为以往的过错道歉或者解说,都是一件可笑的事,也是不屑去做的事。可是,作为一个人,曹操也有普通人的情感,永远高高在上的滋味并不好受,以前,他还能跟荀、荀攸、郭嘉等说说心里话,可这些人一个个都离他而去,他再也不曾对人流露过内心的感受。电脑小说站http://wwP。z…z…z…c…n更新最快。今天,面对赵羽,他突然就想说出来,不知为什么,他想让赵羽理解他,明白他。
赵羽无法看到曹操的神情,却也能从他的语气中听到曹操地真诚。他能理解曹操的行为,却永远不能认同这些行为:“对于魏王来说,那些生命的凋谢是命运地安排,您虽后悔做法的过分,却不会过于内疚,当然,您也不需要道歉,更不在乎别人地看法。这些,我都能理解。其实,这段时间我有仔细想过,也和四哥探讨过。在您、汉中王、吴侯三人之间,最有能力在最短时间里一统华夏地,就是您了。中原得天独厚的人员、物质优势,决定了它在战争中地优势,您个人的能力为这种优势增添了胜算,如果要早点结束这个乱世,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