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出腰间的佩剑,一剑斩下桌案的一角,厉声道:“自今日起,我江东上下,有谁再敢言投降者,犹如此案!”
这句话一出口,就算有谁不同意,但也只能放在心里,不敢再去主动触孙权的霉头了,一时间大厅却是静下来了。当然了,虽然下定决心要抗争,但具体怎么部署,排兵布阵,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当下孙权下令暂且散了议事,自己还要回去斟酌一下。张昭等主降派只当是大祸临头在即,因此散会之后,一个个都是没有了在这里继续谈下去的兴致,摇头叹气狼狈而出。而周瑜和鲁肃为了商议军情,自然也不会在这里继续纠缠下去。偌大的议事厅原本熙熙攘攘很是热闹,但是没过多久就走得一干二净,连一个人都不带剩下的。
第二十二章 山越初现
议事厅中发生的一切,很快就传到了诸葛亮和马谡的耳朵里,二人闻讯也是大喜过望。尤其是马谡,他虽然熟知历史,知道孙权今日的议事多半是什么个后果,但直到真正听到消息,才彻底放下心来:自己的蝴蝶效应总算没有坏了大事!
兴奋劲头稍微消停下来,马谡这才和诸葛亮开口道:“孔明兄,眼下孙权既然已经决意发兵,我看我们还是早点返回夏口告知主公,一则让众人安心,二则也要早做准备啊!”算算日程,加上路上所花费的时间,自己离开夏口已经整整六天了。这六天里,想来刘备他们是度日如年,望眼欲穿,日子很不好过了。
这一点诸葛亮自然也知晓,听了马谡的话,诸葛亮想了想,这才开口道:“幼常所言不差,但是眼下两家已然结盟,终须有人留在这里商议军情。这样吧,你先回夏口让主公宽心备战,我留在这里便是!”
马谡稍一思量,就明白诸葛亮这么做的意思了。毕竟自己这次来江东可没少得罪人,留在这里确实有些不妥。而相比之下,诸葛亮自己好歹还有个兄长在这里,真要有什么事的话,多少也可以帮衬着些。只是想想前世罗灌水描述周瑜怎么对付他,似乎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马谡也是心中有些没底,又不能劝他一走了之。犹豫了半晌,还是嘱咐了一句:“如此也好,那孔明兄你自己小心!”
诸葛亮自是答应下来,除此之外,陈到以及随行护卫的三百名白耳精兵,原本他也打算让马谡一并带走。在诸葛亮看来,毕竟现在孙权既然已经答应联兵抗曹,那么自己的处境应该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就不需要这么多人随行保护,只要能有几个人防备一下一些小偷小盗就是了。马谡对此有些不放心,再三劝说之下,诸葛亮才答应留下了一百人,负责一下他的日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