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王和徐南风便一左一右,搀扶他靠在榻上,又替他掖好被角。皇帝审视地打量着徐南风,又将目光投向纪王,哑声道:“老四,自去年年底你患有眼疾以来,你倒是变了许多。”
徐南风心中一咯噔,即刻明白了,皇帝这是在试探纪王的野心。
纪王笑了笑,“变来变去,不都是您的儿子么。”
老皇帝伸出一只宽大的,布满皱纹和老茧的手来,摸了摸自己额上明黄的额带,嘴唇蠕动一番,道:“以前朕忽视了你,竟不知你也是如此聪慧。”
短短一句话,已是难得的夸赞了。
纪王垂下眼,神情并无多少喜悦:“儿臣愚钝,比不上三皇兄。”
“老三?呵,老三。”老皇帝摆摆手,咳喘几声,又嗤道,“老三鲁莽,急功近利,不及你和惜月十分之一啊。”
纪王道:“父皇龙体有恙,全赖三皇兄前后打点,儿臣闲人一个,碌碌无为,小九亦是一介女流,怎敢同太子相提并论。”
“行了,老四,朕也不糊涂,你也不必唯唯诺诺的同朕打太极。你瞧瞧太子,朕不过小病数日,他便开始笼络朝臣,处理政务,整日在议政殿颁布新令,却不曾来朕榻前侍奉汤药。朕还没死呢,他与皇后便赶着要做新帝和太后了!”
皇帝的嗓音像是一台老旧的马车,缓慢,充斥着不堪重负的杂音,但落在每个人的耳中,都像是千钧重雷劈下。
皇上在重病之时,赶走嫔妃和其他的儿子,只单独留下纪王闲谈,并在言语中表达了对东宫太子的严重不满……这意味着什么?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太子在皇帝还未驾崩之时,便匆忙收拢政权,扩充势力,实在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没有哪个皇帝喜欢被架空势力,哪怕架空他的那个人是自己的亲儿子。
未等纪王回应,老皇帝又干咳几声,对他道:“传朕旨令,以后纪王随时可进宫面圣,不必请旨通报。”
一旁的大太监忙哈腰,笑容多了几分显而易见的谄媚:“喏,老奴遵旨。”
出了宫门,徐南风依旧有些反应不过来,怔怔地问:“少玠,皇上今日为何突然说这番话?”
纪王沉吟了一忽儿,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给徐南风讲述了一个故事。
“前朝穆宗乃一代明君,膝下皇子无数,他本立了皇后所出的嫡长子为太子,但在穆宗弥留之际,太子醉心朝野权术,不曾去病榻前探视穆宗一眼,相反,穆宗三子虽懦弱无能,却难得孝悌,在穆宗重病之时侍奉汤药,衣不解带,最终打动穆宗。是故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