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华闻言无奈,每每说及朱棣不愿听的,他不是闭嘴绝口不提,就是转移话题。现在又这样,仪华如今是连一丝气恼的心也没有了,只是沉默的望着窗外,等着朱棣自己离开。
见仪华没理会他,朱棣也不恼,自说道:“你来这里一个月了,也没有走哪里去,正好趁着今日是七夕。本王也闲来无事,带你和熙儿出游半日,倒也行。”说着,倒了一杯凉茶,一口饮下,又补充道:“道衍大师说你身子倒康泰,但也需要时常走动,你这样常不走动,实在不妥。”
此地军事重地,院落外又有重重官兵把守,叫她如何走动?
仪华心下不忿,猛转头看向朱棣,话语生硬道:“请问王爷,臣妾如何到院外走动?”
朱棣面不改色道:“本王空了,便可带你出去。”
这样的朱棣,不是她印象中的朱棣,仪华全无招架之力,她也不再做无畏争辩,复又看向窗外,道:“臣妾身体不适,且下午还要等道衍大师来,只有扫王爷兴了。”
朱棣仿佛早料到仪华会拒绝,一听便道:“昨日诊脉后,道衍大师说你身子只要不太劳累,就可以出游。”说话时,见仪华漠视的眸子渐有神采,朱棣眼中笑意闪过,面上却是皱眉无奈道:“再说几日前,本王就答应了熙儿。岂可言而无信?”
话落,像是为印证朱棣的话,院子里传来了熙儿稚嫩的童音:“父王来了!?父王,三宝他说您要带我出去!”
仪华本还欲拒绝,却听熙儿兴奋的声音,想起儿子这一月里大多被拘在院里,只有朱棣在此次北征途上,选的一个内侍陪着身边玩耍,心里到底不忍让儿子失望,也就默认同意了。
——————
一行十三四人,做了寻常富户家的装扮,乘马车向最近的县城驶去。
因为七夕之夜,是晚上才点莲花灯,一路上行程不赶,可以欣赏沿途风光,不觉惬意。
天将向晚之际,马车驶入了县城,在一个巷道口停下。
巷道往里走十余步,有一家三扇门宽的小馆子,里面一眼能望到头,就四五张木桌,条形长凳,以及靠着门口的酒柜。
此时馆子里没有人。只有一对五十多岁的老夫妇,看样子他们应该是老板。
仪华诧异的走进去,见马三宝熟门熟路的引他们坐下,又向那对老夫妇点了菜,而老夫妇也不甚惊慌他们进来,心中更是疑惑重重。
朱棣似知道仪华的疑问,坐下不久,便解释道:“这里酒很够味,比起蒙古人的酒还烈,做的小吃也地道。我在营中久了,偶尔就会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