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争强好胜不同,他的似乎没有因为对方质疑自己的诊脉技术而不满,而是打算和对方讨论一下对肠痈的认知。
“东壁!”李父沉声喝道:“人命关天,你只是看了几本医书,又怎敢在这里胡乱诊脉,大放厥词?还不退下?”说罢,他又向齐员外二人一抱拳,道:“齐员外,这位韦兄,李言闻教子无方,言语冒犯还请勿怪。”
“李先生,令公子说的可真?”二人都是不答反问,但关注的角度却是不同。
“且稍待……”
望闻问切,又在小儿身上探摸了一番,李言闻的动作和儿子一般无二,但速度却快了些,他猛地抬起头,吩咐道:“快,准备一间静室,还有热水、火绒……东壁,你既然记得大黄牡丹汤,药方想必也是知道的吧?”
李时珍精神一振,急忙应道:“记得,生川军钱半,元明粉三钱,桃仁二钱,丹皮……”
“好了,好了,既然记得,就快些去,你只管去抓药煎药即是,我去施针,这孩子患的是急症,已经有些耽搁了……”走了两步,李父忽地摇头叹息,把一边的齐胖子吓得不轻:“李先生,我那孩儿……”
“那却不是,李某既然在此,令公子就不会有事。只是犬子让李某心生感慨罢了,经史典籍他总是读不进去,倒是记这些医术药方记得牢,难道我李家只能世代从事这等……”他摆了摆手,又是一声长叹:“唉,不说这些,齐员外,我要的那些东西。”
“已经吩咐人去准备了,马上就能备好,李先生请随我来。”见对方很有把握的样子,齐胖子也是松了口气。
“李先生,这肠痈,你当真能治,就凭那大黄牡丹汤?在下虽然医术不精,但千金方和金匮要略也是看过的,怎地就……”齐成关心的是儿子的病情,韦郎中纠结的却是另一件事。
“这两本经典成书都早,时隔近千年,屡经战乱,多有残缺,若非李家世代行医,又因机缘巧合,得了全本,恐怕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千金方是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金匮要略则是东汉张仲景的著作,虽然流传甚广,但多为残本。李言闻虽然并未祥做解释,但意思却很清楚,韦郎中看过的是大路货的残本,而李家传承的却是全套的。
“咝!”齐成等人都是倒抽一口冷气。
原本大家都知道这急症棘手,但都认为,送到县城就能解决了,可谁知道竟是非秘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