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单是榜上无名者,还有排名最末的吴山。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吴山和刘同寿算是一伙儿的,依照华夏士人的惯例,窝里斗通常比对外斗争更加激烈。对外尚有妥协的余地,内斗则必须分个上下高低来。
当然,吴山现在还没有出仕,张孚敬的倾向性又很明显,从正常途径,他连刘同寿的边都摸不着,殿试,就是他的最佳时机。
如果单纯想打破刘同寿的预言,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弃考,只要他自己放弃,探花的位置就空出来了,预言自然破灭。不过,吴山是个才子,不是死士,这种自伤八千,杀敌五百的招数,他是不可能用的。
科举三年才一次,弃了这次,谁知道下次是个什么情形?一个不好,三年就蹉跎掉了,人生苦短,一共才有几个三年啊?
他的打算跟赵、郭二人差不多,他要争一争状元、榜眼的位置。说起来,他也是年旦评榜上有名的,而年旦评的三个名字,早已简在帝心,论条件,比赵贞吉他们好得多。
纷扰间,天已经放亮了,官员们陆续到场,景阳钟响,宫门洞开。
士子们敛容收声,散了开去,紧张的气氛一下子笼罩了过来,决定命运的一刻,即将到来了。
第192章 时来运转
先是蟒袍玉带的大学士;然后是身着紫色官袍,腰系金银腰带的尚书侍郎;跟在最后的青袍官员,则是跟考生们最为接近的主事、员外郎,以及翰林、言官们。。)刘同寿还是第216章。有鉴于此,朕决定,要更加严格的要求各人,从今科开始,朕将废止殿试不黜落考生的规矩!不能体会朕教授理念者,即便取中,也不能自称天子门生。”
话音未落,满场哗然。
官员还好,他们在朝堂呆了这么久,已经习惯了嘉靖的作风,这招突然袭击虽然猛烈,却也不至于让他们失态。但考生们就淡定不能了,一是经历不足,更重要的是,嘉靖改的规矩,跟他们切身相关,容不得他们不激动。
“圣驾之前,宫禁重地,喧哗考场,成何体统?”
正常情况,皇帝出场,只是为了让进士们瞻仰一下圣容,感受一下圣威,说完套话,把考题交给考官,皇帝就自动退场了。这个过程中,大臣们都是摆设,不能随意发言,可眼见着出了意外,夏言却也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了。
“谁有什么意见吗?但可直言。”夏言不着痕迹的瞟了最前方的刘同寿一眼,心中极为不爽。这小道士就是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