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言在刘同寿身边驻足良久,虽未出声,但脸上的表情却不断变幻不定,时不时的还摇摇头,一副恨铁不成钢,又或感恩戴德的样子。
他这番做作,很快就吸引了其他考官的留意力。
待夏言分开后,众考官也是走马灯似的从刘同寿身边走过,看过刘同寿的草稿后,一个个也都是神情诡异。不明所以,凝眉苦思者有之;愤怒莫名,苦苦压制者有之;摇头冷笑,意存鄙夷者则是普遍现象。
但是,让夏言绝望的是,不论如何作想,就是没人跳出来向刘同寿发难。
老夏默然摇头,这么大的把柄摆在这里,愣是没人去抓,人心不古啊!文人没了风骨,还算什么文人?
刘同寿可没空理会这些走来走去的家伙,他正在苦苦回想呢。那篇青词中,有龟,有凤,还有数字什么的,最后还有个好口彩,实践内容却很空泛,所以,他只能一边做号,一边拼凑,用的办法当然比较奇异。
也不知拼了多久,他终于拼出了大部分内容,可开篇的两个对仗的名词,却怎样想也想不出。就在这时,夏言洪亮的声响再次响起,他提示考生,工夫将尽了。
饶是演技了得,刘同寿的冷汗也淌上去了,由不得他不着急,整场比赛都完美的渡过了,最后的临门一脚怎样能掉链子呢?
合理刘同寿预备随意写两个词上去的时分,突然察觉身边有人经过,并且在刘同寿身边微一驻足,随之而来的,是一声微不可查的提示:“洛水、岐山。”
刘同寿大喜,这两个词正是原版所用,他不假思索的落笔写就,然后长长的出了口吻,这才有空去寻提示之人。
原著的袁探花还没来京城,刘同寿揣摩着只能是张孚敬帮忙了,谁想到低头一看,那个背影很眼熟,正是异样以青词出名后世的顾鼎臣!
风向,真的变了啊。
''
第195章 彩上加彩
夜已阑珊,紫禁城内灯火通明。。)白天监考的大臣们,晚上也不得空闲,他们正聚在文华殿,加班加点的完成评阅工作。
按照正常规则,评卷工作用不着这么急,至少有三五天的时间可用,不过,今年的会试很特殊,一向对此漫不经心的皇帝催得很急,主急臣忙,考官们也只能勉为其难的加班了。
皇帝的急切,早就已经露出端详了。
会试是二月初九开考,殿试的日期,最初定在三月初一,成化年间曾有一次变动,改到了三月十五,其后数朝,都以此为定制。
在今年之前,嘉靖朝也不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