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自己以前目光狭隘。”
她之前因为桃花宴上得了第二,也觉得自己好像很不错,可如今想想,不过是因为真正大家出来的女孩子,对于作诗之类倒不重视,能做个好主母才是最重要的。
诗写的再好,但嫁人之后难道光凭着写诗就能把家宅内外管理的妥妥当当,能把人际关系都维系好,能给娘家争光,给夫家助力了吗?
因此所谓诗文,她们学的相当浅显,读书识字只是不为显得粗俗罢了,要说背书,恐怕大家拉出来问问,背的最熟练的都是女诫之类的东西。
那桃花宴上女孩子们作诗,虽说水平都不会太差,可究其根本也只是矮子里面选高个罢了。
但总体来说,苏明秀觉得江先生的课还是很值得听的。
毕竟确实比朱先生要好。
待顾氏再问苏明若,苏明若也笑着说好,然后随口背了一段文章来。
苏明秀嘴角一抽,她可没忘记江岸青当时给苏明若说的话。
“既然想学这个,就不能丢了另一个,否则若是因此失彼难免让人觉得二者不可兼得,那当然会禁止你再学。”
所以他要求苏明若在其他方面也必须有进步。
“不求学的多么好,但至少让人觉得你没有耽误正事。”
只要不耽误正事,额外的情况下,苏明若想看什么学什么,难不成还会有人拦着她?
果然,顾氏听到苏明若也终于能稳着心思学点正经东西了,可算是松了口气,心里也觉得这个江先生比之前的朱先生有本事。
以前的朱先生但凡要让苏明若按照他的意思背书,哪次不闹的鸡飞狗跳。
不过……
苏明秀想了想问道:“今日没见着明兰妹妹,可是妹妹那里有什么事?”
苏明兰是姨娘周氏所出,虽说这个周姨娘比顾氏还要早进门,她原是老太太放在苏穆身边伺候的,后来董氏进门,又多年无出,于是就劝苏穆纳了她做姨娘。
可实际上苏家长子长女皆为董氏所出,当年苏穆就说,这事他又不急,也劝董氏别急。
但这种事董氏的压力其实也是很大的。
不过虽然这么说,但周姨娘其实一直没什么宠爱,这和她为人太过低调也有关系。
周姨娘低调,连带着女儿苏明兰都被她养的格外老实沉默,老太太倒是说了几回,但周姨娘只说,她当年年纪不算小,就算让她自行婚嫁也难以找到什么好人家,董氏进门之后从来没因为她的身份多想,也没为难过她,后来也恩典进门做姨娘,吃穿用度半点不委屈她,她一个下人能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