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浑、党项唯突厥马首是瞻,老大不打了,干脆也跟着求和。于是,兵戈止息,大唐与邻居们大谈睦邻友好。
可是,玄武门一见血,大唐皇帝一换人,突厥就又坐不住了。趁你病,要你命,突厥人把还没捂热乎的睦邻友好合约一撕,气势汹汹的卷土重来了。而且,这次一改之前的小打小闹,直接冲着大唐的国都一路猛打猛冲。一副誓要把李世民君臣请到大漠草原放羊牧马的架势。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漠虽美,可哪里比的上繁华长安李世民自然不想去草原永久度假。于是乎,赶紧召集一众小弟商量,看看怎么拒绝颉利跟突利这叔侄二人的“盛情”邀请。
有人要求坚决抵抗,有人提出迁都洛阳避祸,还有一部分软骨头说认栽求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太极宫里吵成一锅粥,李世民头都大了三圈。
还没等商量出结果,新的战报又来了:突厥进寇高陵,威胁泾阳。
如果说,武功县还算是长安的家门口的话,那么泾阳县就得算是玄关了,离长安仅有七十里地。
这下也不用商议了,李二陛下乾纲独断,派出打铁匠出身的尉迟敬德,作为泾州道行军总管,前往泾阳防御突厥。
路刚走到一半,尉迟恭又接到战报:突厥先锋阿史德乌默啜率军一万,兵围泾阳。
尉迟恭不敢继续往前走了。自己虽然也带了一万人马,可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刚应招从军的府兵,守城还可以,打野战,战力堪忧啊。
大唐的精兵悍将哪去了此时要么是在各个军防重镇,远水解不了近渴;要么就是前太子李建成的部众,李世民不敢调用啊。要不是看长安空虚,人家突厥也不来直捣黄龙这一出啊。
尉迟恭赶紧安营下寨,派出自己的亲儿子尉迟宝林带着斥候前出泾阳打探。消息倒是打探到了,可尉迟宝林他们也被突厥人发现了。幸好,突厥人发现的只是斥候队中的一个小队,仅四个人。
四个唐军而已,用不着先锋官阿史德乌默啜下令,突厥的一队斥候便杀了出来。
尉迟宝林一看,不能在人家大营门口动手啊,自己带的这二十来个人,还不够给人家塞牙缝的呢。于是,尉迟宝林便让暴露目标的那四个唐军充当诱饵,准备将敌人引到远处一举歼灭。
可惜这一计策,被突然穿越而来的赵云泽给破坏了。
赵云泽完全不知此时的敌我形势,他只知道,大唐的军队是非常彪悍的。从李世民的贞观年间开始,直到李隆基的开元年间,唐军铁蹄征战四方,灭国无数。加入这样的军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