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全力配合赵云泽,对火器营进行调整。
赵云泽首先修改的,是火器营的编制。一开始,火器营是按大唐其他军队的编制模式组建的。赵云泽认为,火器营以为作战模式的不同,旧有的编制,不利于发挥火器营的威力。于是,他对火器营的编制做了调整。
火器营五百人,编制为三个作战队,一个警备队,一个运输队。
骑兵队一百人,装备手投式霹雳弹、单管火箭筒。以野外机动作战为主,战场之上,发挥骑兵优势,对敌阵两翼实施突袭扰乱。
步兵队一百五十人,同样以手投霹雳弹和单管火箭筒为主要武器,以正面打击敌有生力量和伏击、袭扰作战为主。必要时,可用**包、爆破陶筒对敌工事实施爆破。
炮兵队一百五十人,装备小中重三种型号的抛石机,多管火箭筒,对敌实施远距离打击。炮兵队列装的多管火箭筒,与骑兵队和步兵队列装的单管火箭筒不同。单管火箭筒是用细一些的竹筒发射火箭弹。炮兵队的火箭筒,则是铸铁筒,口径也比单管火箭筒要粗的多。
而且,最大的不用便是,单管火箭筒是一次性的。而多管火箭筒,却采用子母弹装填方式,那些并排组装在一起的铁筒,可以反复使用。发射时,只需从铁筒开口填入一支支用纸管包裹的单筒火箭,然后把信捻连在一燃,便能同时发射多枚火箭弹了。
这些新装备,是研器处和武器别署这两年共同努力的结晶。赵云泽对此大为赞叹。人的创造力,果然是无限的。照这么发展下去,真正的火炮,怕也不难制作出来了。
除了这三个作战队,剩下的一百人,编为了一支七十人的运输队和一支三十人的警备队。
完成改编后,赵云泽便和苏定方对火器营开始了训练。有着程处默等一班在讲武堂学习了两年的科班生,火器营训练起来,也事半功倍。
第513章 秋狩(二)
八月十一,上午辰时,浩浩荡荡的大队车马、军兵,出了长安城南门明德门,往终南山而去。
这便是参加秋狩的队伍。所有军队,加上皇家成员、朝中伴驾的大臣,一应后勤保障人员、仆从,共计两万出头。
皇家车队,行走在队伍中段偏前的位置。最大的一辆马车,由六匹马拉着,这便是李世民的座驾。
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卿大夫驾三、士人驾二、白丁驾一,这是从周朝一直流传的规制礼仪。
李世民虽然有座驾,但他却没有坐在车内,而是骑着马,随着车驾而行。马车里,坐的是长孙皇后。
按说,长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