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雷霆之击。”
“太好了”赵云泽和苏定方都兴奋起来了。
李世民笑了笑,道:“今日召集前来的,都是朝中重臣,他们的眼光,也都是从大局出发,看问题在细节上难免有不到之处。你俩却都是底层带兵的武官,不妨一起参议一下,也好查漏补缺。”
“陛下,您与众位大人商议的是国战,某和赵大人,职位低微,参与这种事情,合适吗”苏定方疑虑道。
“朕说合适就合适。”李世民说道。
“臣遵旨”赵云泽和苏定方应下。
随后,他俩也围上那个沙盘,看了起来。
也许是大臣们争论的累了,也许是他们的争论到了关键的环节,此时,他们都在围着沙盘默默的看,却没有人出声了。
大唐的官制,虽然文官和武官的职位是分开的,可是,文武官员的界线,却不是很明显。文官调为武官,或武官调为文官,都是经常的事情。遇到涉及到国家大事时,无论文官还是武官,也都有发言权。像房玄龄和杜如晦,一直任文官,可调兵遣将,制定出兵战略的事情,他俩却一直唱主角。
可是这次的大战,战争规模却胜过大唐以往任何一次的大战,所以,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很谨慎。他俩一直在听别人的意见,根本就还没发表意见。
房玄龄见赵云泽来了,就对赵云泽说道:“鹏羽啊,方才,我们已经商议了用兵的数量,并达成了共识。我们认为,大唐出兵十万,就够用了。可是,对于如何出兵,却还没商量好。你有什么看法”
第521章 运筹帷幄(上)
早朝过后,李世民将文武重臣留下,召至武德殿议事。又遣内侍前往火器营,宣赵云泽和苏定方来武德殿。
赵云泽和苏定方还未来至,李世民就开始了小朝议。
“众位爱卿,方才在早朝上,突厥正使赵德言的话你们也都听到了,朕拒绝了颉利的和亲所请,赵德言归去后,突厥定会对大唐用兵啊”李世民说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突厥强盛之时,大唐尚不惧之,如今,突厥势衰,大唐就更不怕颉利兴兵来犯了。”李道宗朝李世民一拱手,说道。
其余大臣,也都出言附和李道宗。
尉迟恭道:“陛下,突厥要是不来,我们还找不到理由狠狠收拾他,他若兴兵来犯,大唐干脆一举灭了他得了。”
众大臣都笑了起来。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昨日,代州都督张公瑾上了奏折,言称取东突厥的时机已经成熟。他陈述了六条理由,众卿不妨听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