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纷乱,还有保皇党和万历添乱,贸然发行,必定会惨败收场,甚至一个不小心,心学一脉就要像历史上一样,昙花一现,盛极而衰。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能冲过这一道关口,心学,还有唐党,都会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态势。心学也不再仅仅是一个学派,而是成为帝国的真正主导者。
唐毅向所有阳明学会,心学弟子发出了呼吁,要求所有人深入乡镇农村,去帮着百姓重新恢复经济,恢复生产。
以每一个县为单位,选拔推举代表,吸纳优秀人才加入阳明学会。选贤举能,解决金融困局,重塑信心。
议政大会被万历废除,由平凡挑头,组建了护法总会,唐毅和各方沟通之后,改组为立宪会议。
并且以立宪会议的名义,向交通行、南洋公司、北洋公司、东印度公司、长江航运等,十余家超级银行公司提出两亿元贷款。
这一笔钱作为组建东南警卫军之用。
立宪!
唐毅花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一点点推进,终于到了正式亮出底牌的一刻,大半生的努力,成败就在此一举!
从王阳明算起,心学准备了一个甲子,从阳明学会算起,心学也埋头苦干了二十多年。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培养出来,有的进入朝廷,成为官吏,更多的是散布民间,充斥每一个行业。心学门下,普遍思维开阔,脑筋灵活,经过唐毅的提倡和灌输,他们拥有务实的态度,和踏实肯干的精神。
相比以往高高在上的理学中人,完全不同。
越来越多的心学门人,他们对于传统的官僚系统已经忍无可忍,就好像肥壮的蚕宝宝,已经万事俱备,唐毅的命令一下,立刻吐出丝线,准备化蛹成蝶。
首先是各地方按照人口比例,每一万人,推举出一名代表,之前选拔咨议局成员的时候,已经是轻车熟路。
只不过这一次阳明学会强力介入,以往会有大批的士绅,旧官僚混入其中,这回全然不同,不问资历,只问贤德与否。可以是阳明学会成员,也可以不是,一旦当选,则立刻加入阳明学会。
以一个二十万人的县为例,选拔出二十位代表,这二十位代表首先要对县衙官吏进行审核,凡是老派的官吏,昏庸贪墨,因循守旧,不愿意支持立宪主张,一律罢免,然后从代表之中,选拔德才兼备者,成为新任县长。
没有充足的准备,这么大动作,肯定是要出事的。但是阳明学会发展了二十多年,对地方情况一清二楚,诸大绶、陶大临、陆光祖、张守直等等,长期主持国政,东南一隅,对他们来说,完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