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也知道着1、2、3、4代表什么。
除此之外,在表盘上面还有三个细细的指针,一长、一中、一短。
令李世民感到惊奇的是,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那三根指针竟然都在运动,而且运动的方向始终遵循着一种特殊的轨迹,连频率都特定。
而从那金盘的两侧,是一条完全由黄金打造的带子,亮莹莹,闪瞎了他的二十四k钛合金眼。
“元霸,这东西究竟是什么?”李世民翻来覆去地看着手中的东西,怎么看怎么喜欢。
虽说之前并没有见过这东西,但是这并不妨碍李世民对这东西的喜欢。
李元霸顿时咧嘴笑了起来,道:“皇兄,这东西叫表,或者叫腕表,是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显示时间的小仪器!”
李世民眼睛一亮,指着手中小巧玲珑的腕表,道:“你是说,这东西是用来计时的?这小小的东西,就能够替代计时香?”
第九百三十八章朕要退位!
在当下的社会形态,大唐最主要的计时工具还是圭表、日晷以及漏刻等。
这圭表是我华夏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土圭的记载,其实它的计时原理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
而日晷呢,则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一起,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已确定当前的时辰或者刻数。
相比起前面两种来,圭表和日晷都是利用太阳的影子来计算时间的,一旦遇到阴天下雨或者黑夜就立马失去了效用,于是,漏刻就应运而生了。
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
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远远要比圭表还有日晷要普遍得多。
当然了,还有几种更加普遍的计时工具,如香篆、沙钟、油灯钟、蜡烛钟等等。
这其中最常见的,单纯地用来计算时辰的,还是计时香,也就是香篆。
所以,如此小巧玲珑的东西,最关键地还是能够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地看时间,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我说皇兄啊,你可别小瞧这东西!”李元霸见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全都不相信这小巧的东西能够代替香篆,便解释道:
“这东西是以弹簧为基制造出来的。皇兄你想啊,那弹簧你们都见过,能够收紧并储存能量,又能慢慢地将能量给释放出来,也正是这种能量,可以推动腕表内的运行装置和指针。达到显示时间的功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