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无疑,但是明知必死,他们也要坚守到底,一想到新野、樊城渡江而去的十余万百姓,他们便感觉到一股沉重的压力,不挡住曹军,以操贼徐州屠城之血腥残忍,荆州只怕也会血流成河。但他们没法去反驳大公子,因为他们知道根本没法去抵抗敌军下一波的进攻。他们是以死抗敌,奉守军令。用堂堂七尸之躯拖住曹兵的前进步伐。刘封看着低头沉思的众将继续说道“本部兵马之责乃阻敌大军,以争取时间让军马百姓能安全撤至襄阳从容布防!如今,曹军前部已在此拖延三日,以千余将士战数万之敌,守三日而不退,早已完成左将军之命,襄阳过江即至,漫说三日,一日就已足够,如今又何必白白牺牲众将士的性命”。每字每句都如重锤一般砸在众人心头,虽然他们悍不畏死,但不代表他们就想死,况且他们也需要为士卒的生命着想,这些袍泽在他们眼里就如同亲兄弟一般,战场之上建立的感情堪比亲情。刘从心中宽慰,看样子让大公子代理军司马一职果然恰当无比,这种突围的策略其他人只能放在心里而不敢说,只有大公子能提,因为他是暂代职务,不了解军规纪律,最主要的便是大公子乃左将军义子,身份特殊,其他人就算是有这种想法,也不敢提出来,军中纪律严明,就算是如今这种紧要关头,也没有人敢提出突围的策略,临阵退却,扰乱军心,可是要砍脑袋的。“再且,阻敌推进非守城一途,以卵击石除了徒增伤亡之外,没有丝毫的效果。突围进攻,败则全军覆没,万一成功则成为入海之龙深入曹军后方,扰敌粮道,操贼一生惯于断人粮草,大军远征对粮草辎重必然极为重视,以数百之兵而耗其精力,上策也。”刘封款款而谈,了解到樊城此刻情形这后,突围的思路就浮现而出,在他的心里军纪战法并非如同刘从他们所想那般一成不变,他感觉自己思路十分清晰,在他的想法里,战争就是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的力量,尽量消灭敌人,阻敌进攻为何非要据城死守,死拼硬抗乃非不得已而行之的下策,袭敌后方,疑兵之计效果更佳,刘封不明白为何他们不知变通。其实倒不是刘从等人不知变通,只是军纪极为严格,所担责任太过重大,他们不敢擅作主张而已。刘封所到众人一言不发,继续说道“突围并不是逃离战场,只是对阻敌之战略作改进,如今兵不满千而守四面城墙,一面城墙有数里之长,试问每面城墙不过百余人,士卒比之先前更是损伤一半有余,到时曹军云梯密集而架,又如何占得地利,既如此不如主动弃城利用天黑之便杀入曹军阵中,趁乱攻杀,纵不能杀出重围,也绝对要比死守城池拖延的时间更久”众将低头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