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和科学性比两千年前的张飞关羽要高明了。
蔡鹏找铁匠打造了一根练习用的实心大铁棍,只要有空,便扛着棍子跑步去自己穿越时的那个小树林里练习。蔡鹏的想法是:实心大铁棍虽然笨重,但适合练习,等上了战场,换上自己那个威猛的空心大棍,就会感觉轻松得多。同时,实心大铁棍还可以作为负重,抗着跑步有利于训练耐力和力量,在小树林的树木间穿插可以练习身法灵活。
……
这一日午饭后没什么事情,蔡鹏便扛起棍子向小树林跑去,刚要进树林,忽听前面传来呼救声。
蔡鹏立刻提着棍子循声跑去,只见树林外官道上一辆小马车远远跑来,后面有三个人在追赶。
拉车的小马显然已精疲力竭,但赶车人仍不停催打,终于,小马四腿一软,连马带车侧翻到路旁,赶车人和车上的乘者跌滚到路边沟中。后面三人赶到,看衣着显然是盗贼流寇,其中一人狞笑着举起刀要向沟里两人下杀手。
只听得一声呐喊“呔!”蔡鹏从沟边灌木丛中一跃而起,大铁棍一轮,“当”地一声,那人的刀已然脱手。其余两贼立刻挥舞兵器冲上,蔡鹏并不惊慌,大退步随即拧身抡起大棍,随着两声脆响,贼寇手中兵器的木杆已然被打断。三个贼寇见来者不善,扭身便跑。
“当啷”一声,大棍掉在地上,蔡鹏站在原地,手竟有些发颤,额角不住向下淌汗。虽然是自幼习武,但每个阶段的老师(教练)都再三强调习武健身,严禁打架,蔡鹏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以往只是与同伴对练套路,真刀真枪地与人打架竟然是头一遭。
好一阵,蔡鹏才从打架的紧张中缓过神来,长出了一口气,擦拭下汗水。车夫搀扶着一个三十多岁书生模样的人从沟里爬了出来,“多谢英雄相救。”书生不住向蔡鹏施礼,依旧有些紧张的蔡鹏说不出话来,只是连连摆手示意不必多礼,半晌才想起搭躬还礼。
书生忍着伤痛,整整衣襟,一躬到地:“在下华歆,敢问恩人尊姓大名。”
蔡鹏被华歆的大礼弄得不好意思了,“嘿嘿”笑了两声,这一笑倒冲淡了方才的紧张,“啊?”蔡鹏一惊,“您是华歆华先生?失敬、失敬!”蔡鹏赶紧还礼,蔡鹏毕竟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华歆的名字总是知道的,不过蔡鹏的知识只能把三国里的人物划归为三类:主公、武将和谋士,华歆就被他划分为谋士一类。
“惭愧、惭愧,在下正是华歆,”华歆听蔡鹏的语气客气,显是听过自己的名头,不免有些得意,“请教英雄高姓,华某日后定当亲往府上拜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