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嘱咐他把画画的东西带着,要让他现场作画,耿浩很紧张,连忙推脱,耿浩觉得在三国时代,是个文人就能写点诗画点画,耿浩道:“人家南阳省长也是个文艺范,我这三脚猫的手艺怎么拿得出手啊。”“让你画你就画,这是军令。”孙策以军令强制,耿浩道:“要不,我就不去作陪了吧。”“废什么话!作陪也是军令!”耿浩没法推辞了,只能不住犯愁,怎么办呢?用毛笔画国画那是百分之百要丢人的了。“画得好坏是次要的,画一幅画表示对张太守的敬意才是重点。”孙策强调。好吧,耿浩道,这是逼我耿浩出奇兵啊。
傍晚,张咨带百名亲随来到孙策营中,孙策挣扎着起来和张咨见礼,传令于帐外空旷处大排宴席,孙策请张咨上座。
孙策向张咨介绍耿浩:此乃吾江东名士,师浩。耿浩混迹三国近一年,自然懂得“师”是对自己的尊称,大概意思就是:艺术家浩。耿浩得意,自然而然地亮出文艺范。
酒宴在欢快祥和的气氛中进行着,孙策提议:让“艺术家浩”即兴给张太守和我画幅画吧,作为我们和谐友好的纪念。
酒精作用下的耿浩也不推辞,军士们架起通明的火把,耿浩支起令众人惊讶不已的画板,掏出一只自己制作的、最夸张的大号“铅笔”画起了令观众们瞠目结舌的“速写”……
刷刷点点,很快一副融合了西方写实与东方写意,参杂着些后印象主义及超现实主义风格,还带点野兽派特征的画作——张太守与孙少将军和谐友好欢宴图——完成了!
军士们把画板抬到宾主席前,请张咨和孙策欣赏。“妙!”张咨大声赞道,“好!”孙策夸完“哈哈”大笑。
“报——!”两名精壮甲士拥着一名文官模样的人来到孙策和张咨的几案前,众人紧张地盯着三人,那文官展开文书念道:虎贲中郎将后将军(袁)术谕:南阳太守张咨筹办军粮得力,着赏金银绸缎若干……
众人纷纷举酒庆贺。
那文官继续念道:查,南阳道路不治,致义军延误,着收南阳太守推问意故(拿下问罪之意)。
两名甲士已冲上前掣短刃逼住张咨,孙营军士一拥而上……
一名张咨亲随来不及拔剑,抄起吃饭的餐刀,直扑孙策,孙策急忙躲闪,但毕竟大伤初愈,行动不便,歪倒在席间。耿浩下意识冲上去要保护孙策,却撞到了画板上,手中夸张的大号铅笔直奔那亲随面门而去……
“噗”“噗”“噗”大号铅笔直戳进那亲随的眼窝,餐刀从耿浩肋下穿过,孙策的长剑也刺进那亲随咽喉……
片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