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诸葛玄道:“这娃儿八面玲珑之心,经天纬地之才,实乃华某前所未遇,非华某不予传授,乃不敢传授尔。”华佗轻叹一声,继续道,“医者非专心致志不能为也,明儿才华横溢,涉猎深远,若走医者之路,不仅耽误了明儿前程,也容易害了这孩子啊。”
诸葛玄虽颇感遗憾,却也觉得华佗之言十分有道理,便点头不语。
华佗对教授道:“谷梁先生腿虽无碍了,但毕竟是卧榻已久,还需加以锻炼,循序渐进方可恢复如常,来来,华某陪谷梁先生去竹林走走,看是否需要再做些调理。”
诸葛玄听出华佗话中似有隐情,便道:“两位请便。”
第0032章 教授 顺其自然
教授和华佗沿着竹林中小路慢慢走着,到了远离竹屋之处,华佗停下来道:“谷梁先生的腿疾已全然无碍,华某还有一事想请教谷梁先生。”
教授感到有些惊讶,拱手道:“大师直言无妨。”华佗盯着教授缓缓道:“谷梁先生可识得一个名为‘耿浩’之人。”
教授大惊。
教授实在无法相信竟然能从华佗口中听到“耿浩”的名字。“识得、识得,”教授连声说道,“那耿浩长得什么模样。”
华佗表简单描述了耿浩的容貌,确是“耗子”耿浩无疑,教授大惊道:“那耿浩现在哪里?他可好?”
华佗道:“当时耿先生身在乌程侯营中,他身子倒还好,只是有些胃肠固症,华某已帮他调理了。”华佗想到自己给耿浩开的属急猛之药,那耿浩难免要折腾几天,不禁笑了一下。
教授无心在意华佗的笑,急切地追问:“他可与大师提及我?大师如何知晓我与他相熟?”
华佗目光深邃地注视着黑夜中的竹林,缓缓道:“华某给他把过脉,他的脉与谷梁先生的同属‘龟吸神脉’一类。”
“龟吸神脉?”教授从未听说过,“这脉象可有什么特殊之处?”
“华某也只有九成把握认定是‘龟吸神脉’,毕竟只是在前人散落的竹简中看得只言片语,此等脉象,华某行医三十余载,也只遇到耿先生和谷梁先生两例。”
“哦?我们二人竟是同一种奇特的脉象?”教授越听越惊异。
“你二人虽都是若有若无却连绵不绝的脉象,也并不全然相同,打个比方说吧,耿先生之脉似千年老树之须,虽细小但柔韧不断延绵不绝;而谷梁先生你的脉象却如地心之火,虽难以触及,但一俟地面上出现裂隙,便源源不断……”
华佗神色愈发显得凝重,教授见华佗表情严肃,心中不免疑惑,于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