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杀俘虏是惯例,刘备原本觉得这件事很简单。但蔡鹏的苦苦哀求,请求刘备给俘虏们一条活路。
活路?活路只有释放或招降。
释放是不可能的,如果要释放,那当初抓来干啥?
招降,又牵扯到前面说的需要消耗大量资源的问题。
刘备架不住蔡鹏的哀求,便将难题抛回给蔡鹏:如果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可以放这些俘虏们一条生路。
刘备给蔡鹏的期限很短,蔡鹏掂量一下自己的智商,怕是想不出什么办法。
自己想不出来,但有人一定会有办法。
蔡鹏去找诸葛亮。
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诸葛亮也觉得蔡鹏的想法实在怪异。“伯飞将军征战十余载,历经战役百余,为何偏偏此次纠结于此事啊?”
诸葛亮的疑问很有道理,打了这么多年仗,不可能头一次遇到俘虏问题啊,按老规矩处理就是了。
“可是……没有规矩啊!”蔡鹏回答得理直气壮。
“……”诸葛亮反倒没词了。
蔡鹏继续理直气壮,又很尴尬地向诸葛亮解释,以前打仗,很少能抓到俘虏。以前在清缴山贼或黄巾军残部时,的确抓过一些俘虏,但那大多是整建制投降的,组织性相对好些,整编训练也相对容易。而现在抓到的曹军俘虏,是曹军精锐,远比山贼黄巾忠诚度高,驯服同化这种兵,难度实在大,而且也没有经验可循。
诸葛亮肩一耸,手一摊,“那、那只好杀之……”
“那怎么行?!”蔡鹏有些急了,“孔明,你怎么也这样说?随便屠杀俘虏这种事你怎么能说出口啊!你难道忘记了教授对你的教诲吗?”
蔡鹏blabla,开始说教起诸葛亮来,什么人命关天啊,什么俘虏也是一条性命啊,上天有好生之德啊……
蔡鹏学问还是太低,如果他知道“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的话,肯定会搬出来好好教育教育诸葛亮。
不知道是蔡鹏的“演讲”有了效果,还是受不了蔡鹏的磨叨,诸葛亮终于告饶,答应帮忙想个办法。
诸葛亮穿戴整齐,随着蔡鹏去见刘备。路过一大户人家,见管家正在张罗催促着下人们抓紧去干活,诸葛亮眼睛一亮,对着蔡鹏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
“你有主意了?”
诸葛亮笑而不答。
蔡鹏放心了,诸葛亮一定有了解决办法。突然,蔡鹏停了下来,抓住诸葛亮的胳膊问道:“孔明啊,你方才在屋里耸肩摊手,方才又比划‘ok’,跟谁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