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把它垫到屁股下,然后认真地看买来的《汉唐时报》,而且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
订阅量和广告数量猛增,他不得不考虑再一次扩版。
就在这个时候,郑家的一张破号外竟然能出现在台湾,出现在《汉唐时报》的控制范围,这不能不让杨友行秘书长发火。
在事发后很久,杨友行秘书长找到了孙瑜大队长。
杨友行秘书长说:“他们抹杀了海安大队的战绩!”
“切,谁在乎这点成绩?你肯定不是真心想为海安大队出头,不知道你想到了什么……”
杨友行秘书长悲伤地说:“孙瑜,我真是为你们想啊,你竟然这样说我。”
孙瑜大队长说:“得了,你的做事的风格我见过很多次了……我请你喝啤酒吧。”
“好吧,这事儿就算了。”
事实上,郑家集团发布的那个号外,影响力不大的,它很快就湮灭在陆续传来的各种战争消息中了,杨友行秘书长只不过是神经紧张了些。
战争一开始,它往往就不受人的意愿控制了。
第五百四十七章 鞑虏反击战(四)
其实在海安大队第二波次的支援队到达之前,黄岩狙击战就已经开始了。
黄岩城方面出动了一千五百左右的人马,只留下了五百人守城。
逃回到他们那里报信的骑兵由于一直比较冷静,所以没有夸大事实,他报告说那些黑衣海盗们大约有三五百人,但是他们手中的火铳很厉害。
驻扎在黄岩城的鞑虏听了后,略微一分析,便认为这些海盗是打他们了一个冷不防,至于火铳凶猛,他们也当回事情,便多带了些弓箭手。
浙东地区长年遭受倭寇和海盗的侵扰,经常是几十个倭寇和海盗就可能把一座城池逼得紧紧关门。
不过对于鞑虏来说,他们倒是不怕的,几百人的海盗,他们一千多人可以了。
关键是他们带出动了所有的骑兵,一百多骑,这样就足够杀光海盗了。
在这个时空,火铳的优势未必有弓箭大,甚至可能还不如。当然,这一切还是要靠数量来说话。
但是,对于火铳的认知,他们还是停留在见过明人士兵手里的那种,尽管那个通报的人强调过,黑衣人海盗手里可能有一种可以连发的,但是他只是听到过声音,没有见到过,或者是海盗们的火铳比较多……
鞑虏们还是决定尽量多带一些弓箭,而且基本上是硬弓,他们认为有了这个真就不用怕火铳了。
当黄岩城方面出动的兵马行军到距离松江卫城四十公里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