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他是圣女特地相邀,可没人告诉他这个。正要说话,外面突然珠帘一响,却是圣女阿绯走了进来:“义父!”她的声音似怒还嗔,“杨大夫是我请来的客人,你怎么可以问他要医案!”
老者瞪了她一眼,说:“行有行规,既然当初定下规矩,岂可轻易违背?”
阿绯两三步走到杨涟亭身边,说:“现在写,行了吧?”一转头看杨涟亭,却是露了个调皮的笑:“这是我义父沐青邪。”
杨涟亭忙重新拜见,说:“沐前辈,在下确实不知有此规定,但请前辈给晚辈一点时间,这就准备医案。”
阿绯扯了扯他的袖子,说:“别理他,这个坏脾气老头!”
沐青邪气得,杨涟亭却是真的打开医箱,拿出纸笔,就在堂中开始书写医案。
沐青邪看了他一眼,又瞪阿绯:“女儿家家的,抛头露面,一点也不知羞。”
阿绯怒了,瞪着眼睛:“你欺负我的客人,还不准我说话了?!”
杨涟亭不知道该怎么劝解了,他跟长辈相处的时间极少,有限的光限里学的也是恭敬礼让。然而阿绯跟沐青邪这样的争执,却让人觉得很亲近,真正有一种家人的感觉。
也许是怕沐青邪再说出什么让杨涟亭难堪的话来,阿绯一直没有走,就站在杨涟亭身边。她没有用什么香料,身上却有一股少女的气息,如阳光下的春草。
杨涟亭落笔如疾雨,很快写了一份医案。阿绯最开始还跟沐青邪说话,后来慢慢地注意到他医案的内容,最后轻咦了一声:“你不写大蓟城瘟疫的医案啊?”
沐青邪也很是意外。
赴杏林会写医案,不用问也明白是各个大夫资历医术最直接的体现。但凡投递的医案,无不是捡最有名、最轰动的病历来写。杨涟亭目前是红人,无疑就是因为大蓟城那场瘟疫。
可是他最得意之作,他并没有拿出来。他写了另一个病人的医案,一个身患毒疮、常治不愈的患者。
沐青邪将那份墨香未散的医案拿在手里,看了一阵,问:“为什么写这个?”
杨涟亭说:“大蓟城的瘟疫虽然令人谈虎色变,但其实并不典型。即使没有在下,相信宫中的几位太医也一定会研制出医方。在下只是侥幸提前出了方子而已。这位夫人的毒疮,虽然知者甚少,但是患者却多。我看过她在前几位大夫那里诊治时用的方子,综合之后,开了这个医案。世间病症,疑难杂症的攻克固然能让人扬名获利,但绝大多数人,还是为老毛病困扰。我觉得这个医案……也许能使更多患者少受苦楚。”
一席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