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石桂挨着嘴儿递给她,叶文心就着她的手咬了一口,宅院里是怎么过节的,学馆里就能怎么过节,叶文心咽了一口才又开口:“等我明儿问问百穗去,看看原来学里是怎么过节的。”
等石桂去了厨房,宋荫堂这才道:“你这个丫头,还真是不寻常。”
叶文心仰了脸笑起来:“那可不,我的入室弟子,怎么就能寻常了。”一面说一面拎了那张纸,细细看一回:“姑娘家识了字,就能顶门立户了,若是人人都似她这样,才是大善,比念上千句半句的阿弥陀佛要强。”
宋荫堂沉吟片刻:“你甚时候去漳州,我跟你一起去看一看。”他未曾见过,却也知道不易,看颜大家的书,二十来岁时也确是有冲劲,可花费了十数年,才把穗州的女学办到这个程度,到后来也渐渐有了灰心的意味,漳州的女学,想了许多年,可要迈出这一步去,却极艰难。
叶文澜也跟着道:“可惜我不能去教西语,西人堂里倒有许多活计是要女子来做的。”惠民所济民所里都是男人,也许多妇人生了病不愿意给男大夫去看,若纪夫人的女子救助会能办起来,就又不一样了。
“这也是纪夫人所想,可她总是官家女眷,有许多事不能自己出面,我有此意,她才这样高兴。”纪大人官声好是一回事,纪夫人真个办了这些事,又是另一回事,她在背后支持,有人替她来办,那便不同了。
石桂回了厨房,既裹了粽子,干脆就多做些,秋娘喜子回来的时候,石桂跟阿珍和阿珍娘三个人裹了一百只粽子,一半送人,一半留着自家吃。
叶文心怎么也不肯收租钱,石桂也不强给她,寻常加菜买点吃食,就算是补给她的,多的她也不肯要,倒是吃喝上头肯收。
一百只粽子也还是不经吃,端午节这几天,还得跟邻居之间互送,叶文心此时再想不到这些,还是石桂说了,再买些材料来,再包上一百只,左右邻居之间多送几个,沈家才算是在这儿安了家。
才搬过来的时候,阿珍跟阿珍娘还做了桃红粿送人,各家倒也认识了一回,都说沈家是从外地搬来的,父母双亡,只余一又姐弟,在穗州有个远亲,带了家资来的。
不是有资财的人,也不能在这儿置上这么大的宅子,这宅子刚卖的时候,也有人来打听,都知道
是卖给右参议夫人的,如今既说是远亲,沈姑娘又天天佣了轿子往纪家去,那就必是纪家的远亲了,若不是有守孝这块牌子挡着,门坎都得叫人踩薄一层去。
阿珍就零零碎碎说上许多事,石桂一半懂了,一半不懂,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